本来从不知道教会还有“节期”一说,以为那些都是天主教的东西。后来从陈彪牧师那里获得一本8美元的新国际研读本圣经,里头“骑驴进入耶路撒冷”那部分有精美的插图,才知道有个“棕枝主日”(Palm Sunday,不是买Treo手机的日子)。
上《崇拜学》的时候,老师要我们去观察两个敬拜风格截然不同的教会。上次写了我独自去黑人教会的经历,另一个是我和妻子一起拜访的本地圣公会教会。美国圣公会叫Episcopal Church而不是Church of England或者Anglican,这是因为美国革命时美国圣公会被要求与英国圣公会断绝关系(英国圣公会神职人员需要宣誓效忠英国君主),所以名字也改的不一样。刚来美国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另一个宗派。由于美国圣公会公开接纳、认可和祝福同性婚姻,所以有一部分保守的圣公会分离出去形成了Anglican Church in North America(ACNA)。考虑到上次圣诞节的时候已经去过一次旁边镇上的ACNA教会,所以这次我就选择自己镇上的比较“新派”的圣公会教会。
这是我第一次去礼仪派的教会聚会,也是第一次去一个“新派”神学的教会。怎么说呢,这种感觉很奇怪。一方面,我的确看到礼仪的好处。当穿着白袍的执事(?)点燃蜡烛的时候,当他们举着金色的十字架进入会堂的时候,虽然教堂里才稀稀拉拉的坐了二三十个人(真够凄凉的),但是的确带来一种认真、严肃的气氛。教堂里的十字架、白色的蜡烛、金色的大本翻开圣经、神职人员(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白色的袍子,诗班(虽然才几个人)的圣咏,无一不提醒我们这里是敬拜神的处所。我喜欢他们在聚会过程中牧祷的部分,虽然是按着公祷书一字不漏地进行,但是却加入一点点与会众的互动,像做填空题一样为教区的子民祷告,在庄严肃穆之后给我带来社区的感觉。
但是讲道确实不忍卒听。之前曾经在上海慕恩堂听过一次与居委会干部讲话不相上下的“讲道”,没想到来到美国还有机会再听一次类似的,不同的是这回是英文版。读完圣经以后,通篇就是我们要怎样相爱(友爱的爱)、怎样做好人、怎样帮助社区(乃至国家),这才叫货真价实的五美分。
由于礼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回去后我还看了长老会的节期(题头图),没有圣公会那么复杂(右下图)但是也差不太多。
对于教会节期和基督徒如何使用教会节期,老师推荐了这本书:Living the Christian Year: Time to Inhabit the Story of God。只能暂时先收在wish list里,想看的书总是没时间看,不喜欢看的书却不得不看。估计等到我可以看想看的书的时候,已经在高墙(GFW)之内了。
http://www.stjohnscathedral.org.hk/sermon.aspx?lang=2 香港圣公会圣约翰主教座堂的讲道录音,有普通话。听了之后也有“不忍卒听”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