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培育男孩》
最近因为出版社的需要,写了几篇书评。写完了才发觉自己根本不会写书评,充其量只能算读后感罢了。几篇给出去的稿子不知什么时候能发表,就暂且存在这片自留地里。如果你读后有什么建议、想法,也欢迎在后台留言,帮助我成长。
今年5月31日,Space X 的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美国航天史上的奇迹。这既是9年来美国首次实现本土载人航天发射,也是人类第一次乘坐商业飞船飞往太空。“成为马斯克“变成了许多男孩的梦想。集天才、疯子、造梦者于一身的钢铁侠马斯克让男孩们着迷的不是他”嚼着玻璃渣凝视深渊“的承压能力,也不是每周工作100个小时的工作状态,而是他伟大的使命感。他愿景的核心是人类的未来,当他宣布要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时,男孩女孩们的眼睛都被未来点亮了。
而就在马斯克第一次火箭发射成功之际,有一本书登上了亚马逊网站,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这本名为《男孩危机:伪单亲、两性失衡、缺乏竞争力,儿子的未来正在崩解,我们该如何出手相助? 》的书,提出现今男孩遇到的情况不单是女孩的表现越来越好,男孩却在原地踏步,而且他们在各种重要领域都在走下坡。 男性每况愈下的情况,将伤害所有的女孩、婚姻、他们的小孩和全球的安全。
该书的作者,写作了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地球》的约翰·葛瑞博士与奥巴马白宫顾问华伦·法雷尔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 男孩的自杀率在青春期前与女孩持平,但10-14岁的男孩自杀率是女孩的2倍,15-19岁男孩的自杀率是女性的4倍;20-24岁男性的自杀率则是女性的6倍。当一个男孩在心灵上孤立无依、觉得没有人爱他、需要他,沮丧又看不到希望时,比女孩更容易以结束自己生命或毁灭他人生命的方式终结自己。随者社会经济产业的转型,传统的劳力型工作被智能化、脑力型工作取代,只有高中文凭或更低学历的男性失业比率将大幅上升,他们的收入水平也比以往减少,这直接导致他们恋爱、结婚生子的机率下降。与此同时,不管在哪个国家,在阅读和写作两大未来成就技巧上,男孩都远远落后于女孩。就美国而言,41%的八年级女生在写作方面达到“精确”,男生却只有20%可以达到同等程度。根据美国2018年大学文凭持有者的性别调查显示,拥有大学学历的年轻男士将从70年代的61%下降为39%,而女性同期则从39%上升到61%。从1980年到现在,不喜欢上学的男孩比例上升到71%。
当全球都在欢庆一个天才将人类的梦想照进现实时,现实中的父母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男孩危机“。我们可能很少从性别的角度看待养育儿女中的挑战,但毫无疑问如何培育男孩,不仅是家有男孩的家庭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要面对的问题。正如醫學士博士利奧納德.薩克斯所评论的,“男孩的失敗也是女孩的失敗。”那在两性失衡的社会中成为男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无力在社会结构中插手变革,也必须在文化、媒体、社会价值的攻占下步步为营,那我们努力的方向究竟在哪里呢?
勇士手中的箭:明确培养的目标
圣经对儿女有个奇妙的比喻,把孩子比作勇士手中的箭。诗篇127:4-5“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他们在城门口和仇敌说话的时候,必不至于羞愧。”在古代战场上, 箭能飞向勇士所不能及的地方。同样,渐渐长大的孩子有一天也要如同利箭一般,在父辈所不能抵达的领域和世代中发挥他的影响力。但这支尚在箭袋中的箭需要把刨削、火焰的灼烤、上百次的捶打、涂抹生漆,最后经过裱饰,黏贴箭羽才能完成。一支没有经历这些工序的箭,不仅无法射出优美的飞行轨迹,也根本射不中目标。培育男孩正如同打造一支利箭,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仅需要看见养育中的复杂工序,随时准备迎接男孩带来的各种挑战,也需要凭着信心看见他们射向的目标。让他们可以因着对“他世代”的影响,给父母带来安慰和平安。《培育男孩》一书的作者詹姆士·杜布森博士以这样一句话概括培养儿子的目标——把儿子们从“不成熟的、反复无常的少年转变为诚实而有爱心的男人。他们尊重妇女、忠于婚姻、信守承诺,是果断有力的领袖、优秀的劳动者、保持着健康的男性气质”。
我们可以从这一目标中看到男孩的成长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他们需要管教和引导扭转其反复无常、不成熟的性格。同时,这一目标不会随着社会价值观、科技的进步和舆论的影响而改变。它的核心始终建基在男人受造的本质和职责上。每一届的小男生都被嘱咐要成为“成功”的男人。但若我们的目标仅仅建立在成功上或对男人的刻板印象上,我们就会发觉父辈的成功标准和路径与今日已然不同。对男性的刻板印象也一再地把敏感、温和、安静的男孩推向“失败者”的范畴。因此,只有回到那些不受限于时代改变,最终体现造物主性情的目标上,我们才真有盼望。男性在受造的过程中被赋予了仆人式领袖的角色,他要负责秩序的建造和管理,他也要在社会的互动和分工中给异性带去益处。诚实、爱心、敬重、忠贞、信实、领导力乃是完成这一角色的必要品质,也是培育男孩不变的目标。可惜当媒体和女权主义者力图消弭两性间的差异,以打压男性气质来抬高女性的地位与权益时,她们也让培育男孩的目标变得模糊不清,让两性分工带来的益处变成了彼此的芒刺。
敢于管教让转变成为现实
如果我们有机会在儿童游乐场观察陪孩子玩的家长,只消片刻就会发觉,虽然孩子们都有调皮、不服管教的天性,但气急败坏的常是男孩的家长。在“下来、下来,别上去”的呼喊声中,男孩一定爬得更高,蹦得更远,对父母的指令置若罔闻。期望儿子们能够做到自我约束是许多父母梦想,但更大可能是父母的痴人说梦。杜布森博士说,“自我纪律约束是一个值得提倡的目标,但它很少时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由人去教。……那些忙碌的父母想自己不做出努力、靠孩子自己教育自己的想法肯定会遭遇失败。”对于男孩来说,他尤其需要规矩、需要有人监督,需要父母迈出勇于管教的一步。因为他们若从小生活在一个缺乏权威、放任自流的环境中,长大后就会对社会常规及常识提出诸多挑战。许多人在青春期就碰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管教和父母的权威就像引导男孩的舵,引导他们行驶在起伏不平的河流中,不被河中的石头撞得翻船沉没。
很多父母对所持有的权威抱着质疑的态度,多少受到后现代文化的影响,担心自己的管教会给孩子带来长久的情感伤害。孩子察觉到父母的勉强摇摆,就会得寸进尺。其结果就是父母感到失望、恼怒和无能,孩子则愈加不听话、自私和任性。想想主流教育理念中给孩子选择和用“数数”等候孩子顺服命令的方法吧。当我们在数“1、2、3”的时候,我们其实在告诉孩子你不用立刻顺服,你可以再等等,权威的门线就往后移动了一步、两步、三步。而男孩在面对管教的退让时,尤其爱利用父母的软弱。 还有些父母认为管教是消极的做法,对孩子应该永远采用积极鼓励的态度。杜布森博士在“管教你的男孩”一章中指出,“正是消极的想法使我在开车上路之前系上了安全带,……正是消极的想法鼓励我去避免那些会使人上瘾的行为——如吸毒、酗酒和色情活动。如果一个人只允许自己阅读或听取正面的信息,那么他得把《圣经》的一半跳过不看。”学会管教中的平衡,才能在给予孩子支持、体贴和爱心的同时,不忽略他们身上不负责任或蔑视违抗的态度,藉着管教处罚,使他们明白其行为带来的后果。
管教在杜布森博士的笔下还有另一层含义。管教也是藉着教会孩子劳动和工作,赋予他们自我控制和延迟获得满足的能力。“那些知道怎么工作的人大多更能控制自己的冲动,能坚持直到一项任务完成,克服反复无常和不成熟的现象,认识努力和机会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会管理金钱。在成年世界来临之时,为生活做好准备。”一位11岁男孩的父亲下班回家后,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在院子里把烧火的木头垒起来。他迅速放下东西,上前鼓励儿子说:“你今天所做的不是一个男孩会做的,你所做的是男人会做的事。因为上帝创造你去工作。男孩们通常坐在屏幕前玩游戏。但上帝创造和呼召的男人会起来治理全地,为家劳力供应,为了上帝的荣耀努力工作。上帝让男人强壮从而能完成这工作。当你决定牺牲自己的时间堆木头的时候,你就祝福了我,你正做着男人做的工作。”从这位父亲的鼓励和肯定中,我们看到不仅要教会男孩工作,也要让他们认识到工作的意义。这既是为家庭成员提供生活来源和保护的方式,也是荣耀神的必要手段。他们因而可以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认识到作为男人的身份。这恰恰也是管教的意义。
不可或缺的父亲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父亲在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无论男女都需要与父亲的连结,但在父亲不在家或父亲不参与照料关心的情况下受损最大的是男孩。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真正的男孩》一书的作者威廉·波拉克总结说,离婚对儿子和女儿都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对男性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因为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缺乏对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缺乏教育孩子怎样做男人的机会。父亲在帮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母亲虽然也在竭力抚养男孩长大,但她们从来没有做过男孩,对于怎样带大男孩只有模糊的想法。
杜布森博士在《培育男孩》一书中提到,对男孩来说,有两个关键阶段男孩特别容易受到攻击。一个是在青春期开始时,男女两性都开始经历情感和荷尔蒙的增长。男孩女孩都极为需要得到父亲的监督、指导和关爱。还有一个关键期则是在男孩长到3-5岁时,小男孩逐渐和妈妈、姐姐拉开了距离,而努力去建立一种男性身份。男孩不断地吸引父亲的注意和关怀参与,进而去模仿他的行为和举止风格。 “男孩在这一阶段藉着模仿父亲识别出自己性别的使命、特征,理解做男人意味着什么。
培养男孩性格和气质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和举止。他们会专注地看父亲的一举一动,注意他们行为和价值观的每个微小差异。当我们今天谈论对女性的尊重、酒精毒品的泛滥、暴力性犯罪问题时,我们也是将一个个家庭中父亲的现状放大到社会这个尺度来看。坏的行为举止会在下一代身上被复制,好的行为也是如此。就像我们在之前所提到的男孩培育目标,诚实、爱心、敬重、忠贞、信实、领导力、殷勤,这些品格显在父亲生命中时,它就比听上百遍讲道更有说服力。
那父亲究竟应该做什么才算是达到了目标,成为儿女可效法的榜样呢?在需要时随时到场,又能解数学题又能辅导语文写作,对孩子的兴趣班如数家珍,一次不落地陪上课?今天的父亲对应该做什么,怎么做都模糊不清。有的在家里放弃了应有的权威地位,成为“云配偶“般的存在,有的则以比母亲还女性化的方式抚养着孩子。还有的则干脆消失在育儿过程中。杜布森博士认为,”男人需要在四个方面成为一个家庭的好男人:充当家庭的经济来源提供者;充当家庭领袖;充当保护者; 在家里提供精神导向。“尽管这四个方面都受到后现代主义和媒体的讽刺与攻击,但它们是几千年来,男人一直承担的责任,也是上帝创造设计男人时的本意。尽管大部分的男性无法在四个方面都成为好的楷模,但女性若抱持着争竞的态度,与媒体一同矮化父亲的形象。并试图在父亲职责有缺乏的方面取而代之,成为家庭这条船上的独浆划手,那不仅家庭这条小船终有倾覆的一天,男孩们也不得不去文化的荒漠中寻找他们的榜样。父亲外出工作无法随时陪伴孩子左右时,更需要母亲在孩子面前为父亲努力的工作,给家庭以供应献上感恩。还有什么比看见父母肯定和享受上帝的设计,更令孩子们有信心进入将来的男女角色呢!
别让男孩成为心灵受伤者
杜布森博士除了在上述几方面提供了详细的阐述,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学者研究结论外,他也提到了一个容易在养育男孩中忽略的问题:男孩容易成为心灵的受伤者。杜布森博士在他的书中提到,“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更甚的是,男孩经历着一种触及他们心灵深处的信心危机。许多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相信,他们不为自己的父母所爱,被同龄人仇恨或不尊重。其结果是产生一种自我憎恨意识,这种意识往往是暴力行为、吸毒、乱交以及自杀的前奏”。而产生这种受伤心灵综合症的原因包括童年时受到虐待或无人管束、因着对身体形象的极度看重,而无法忍受同龄人的嘲笑与攻击,以及父亲的缺席或“家中没人“帮助他“走下悬崖”。困扰成年人的心灵问题其实早在幼儿阶段就困扰着孩子们,只是他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也让我想到圣经中一个著名家族的 “受伤心灵”案例。大卫成为犹大和以色列众支派的君王后,生养了许多儿女。他纵容大儿子犯下乱伦之罪,在其他儿女的心中埋下不公不义的种子。他眼见第三个儿子押沙龙设计铲除了玷污胞妹的长兄,看逃亡在外,却无力追究押沙龙的罪责,更无力接纳押沙龙背叛的事实。押沙龙在父亲的不加管束和“遗忘”中选择用暴力的手段证明自己,也同样在这场暴力争斗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押沙龙的野心和骄傲昭然若揭,但押沙龙心灵的脆弱和受伤也让人无法忽视。 他流亡回国后,因为得不到父亲的召见,就决定以烧了重臣约押的田的方式,求得到见大卫之面。押沙龙生活在大卫的宫廷之内,但他的心灵却无人看守。箴言4:23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父母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或教育专家,但父母需要成为孩童心灵的看护者。在他们年幼的时候给予尽可能多的关心和爱护,在他们面对同龄人的攻击时,不是仅以成年人看来的“没什么大不了”低估这些忧伤经历对孩子的影响,尤其对绝望中的男孩,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家中有人“,无论他们做了什么,都会以爱心接纳他们。
埃隆·马斯克在提及自己的童年时,坦诚这是一段黑暗的过去。不单是父母的离异给他年幼的心灵带来创伤,他在学校也备受欺凌。在马斯克初中和高中期间,他一直深受一个校园黑帮团伙的欺负。有一次,他们在马斯克吃午餐的时候攻击他,用脚踢他的脑袋,并把他推下楼梯,还抓住其脑袋使劲儿撞击地面……即使在成年之後,马斯克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他仍然会眼睛湿润,声音颤抖,似乎这种恐惧从来都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弥过。
近来各地学生跳楼的事件频发,除了学业压力大,无法达成父母的期望外,这些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在学校中被同龄人霸凌或被老师嘲弄欺压。男孩在面对这种伤害时,比起女孩子,他们更有可能转向反社会行为。“强大的受伤害意识是相当有破坏力的。它会使人瘫痪,使他在绝望中举手投降。一旦他暗暗屈服于这样的一种意识,即他是不可获胜的——只有失败的命运——那么他就会陷入低迷混乱的状态。“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这场”男孩危机“不是新近才有的产物。只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这支在箭袋中的利箭有变成火箭的趋势,搞不好就先在身边爆炸。但是,当我们从上帝设计男孩的心意出发,为男孩的成长设立正确的目标时,我们的管教就不再举步维艰,患得患失。父亲所要传递的品格和男性气质就不再模糊不清。我们也更有可能在男孩发生信心危机时,及时伸出援手,使他们在接纳充满爱的家庭中得到帮助和医治,走下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