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提出我想去电影院看《建党伟业》的时候,我的朋友们都以为我脑子有问题,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部他们为自己歌功颂德的电影。当他们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制作电影歌颂自己、再用纳税人的钱让大中小学生部队官兵乃至自己的公务人员花时间去看再次歌颂自己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已经付了钱歌颂他们的纳税人,再一次自己掏钱去电影院,确实有点奇怪。
很多朋友知道我对《建国大业》冷嘲热讽,更无法理解我对《建党伟业》如此热衷。其实不然,《建国大业》所呈现的历史是1945-1949,正是国共内战争天下的时候。在前文中我曾经述及对于国共两党而言,宣传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谁是国父的真儿子,也就是谁是新中国的问题。国民党一方认为,民主宪政才是新中国(蒋中正在《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中指出“建立三民主义新中国、推行民主宪政还政于民”);共产党一开始在宣传上也认同国民党的观点(《这样一个民主的新中国就一定要实现》,新华日报,1945年7月3日),但是在夺取政权后又宣告“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1949年9月22日《人民日报》社论),因为新中国的“新”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既然如此,在《建国大业》一片中,他们就要竭尽全力的表演“新”的优越性,对于为何中共战后突然出现在东北、谁先发动内战、自己曾经对美国式民主的强烈向往(至少在当时如此)、以及为何不参加制宪国大等等要不语焉不详,要不就用自己的历史取而代之。这样一部涂抹历史以自娱的电影,去看它无异于自取其辱。
但是《建党伟业》则不然,虽然名字起的非常猥琐,虽然影片最后那一段旁白让人呕吐,但是整体来说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对于袁世凯、曹锟等国共两党共同的敌人的描述也基本符合历史——尽管如此,袁氏后人仍然非常不满意。因为在清党(中共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国共两党在反帝、反封建和国民革命的议题上是中国最亲密的盟友,而建党伟业所呈现的历史正是中国革命最风起云涌的时代——1911到1921这十年间,所以它的历史叙事至少符合国共两党共同的历史观。由于近十年来中国大陆对北洋时期历史也有“翻案”(如《文武北洋》),所以片中对于当时的中央政府的描写也较为客观,以至于很多观众在看电影后都发出感慨——连“国民党反动派”都反对的“北洋军阀”原来都如此重视教育、尊重民主和善待“乱党”,再看看现在……
此片能够还原一批真正的早期共产党人,包括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周佛海等。对于历史人物,我们往往忽略一点: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认识、思想、情感都在改变和成熟的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反角或英雄。汪精卫和陈璧君在反清时期对革命的忠诚一定是伪装的吗?谁能想到李大钊后来会如此仰慕苏联革命以至于甘心为苏俄驱使?今天很多人看毛泽东为混世魔王,但他当初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总不是假装的吧。我个人以为,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之内的共产党人,是真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而参加革命的,正所谓“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他们对共产主义理论其实不甚了了,被苏俄宣传所蛊惑,一心以为这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但同样是去过苏俄,有的人会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而有的人却会极力反对联俄容共,到底是谁看到了真相?
电影公映之时,恰逢艾未未获释。影片中陈独秀因为散发共产主义传单而被北洋政府逮捕后释放时李大钊前去迎接,他说的一句“自你入狱,举国震动。人生辉煌,不过如此。”被广为引用在艾未未的获释,未免有些过分高抬了,若是数年后能用在刘晓波身上倒还差不多。而片中五四运动时北洋兵面对学生打砸抢烧居然毫无反应,军队组成的人墙更是被学生一冲击跨,赵家楼里密密麻麻荷枪时代的军警居然容忍学生挤进来开门,这无一不让人想到二十二年前的天安门。
在豆瓣(中国大陆最文艺的社交网站)上,《建党伟业》是不让评论的,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从晚上找到很多非常精彩的一句话评论,一定要点开下面的链接读一读: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句:
《建党伟业》上映的时候是不是考虑打个字幕:“危险!切勿模仿! 以下表演由专业人士完成,普通观众模仿可能会导致监禁或失踪。”
花絮:当我去衡山路电影院买票时,身边的人们排起了长队——买《变形金刚3》的票,只有我一个人买这个。以至于我都不好意思说我要看这个电影,售票员问我,“你要什么?”,我以飞快的语速说“建党伟业”。她没有听清楚,“什么?”,我只好大声说“建党伟业!”。这时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身边的人都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我,我似乎听到有人在窃窃私语……我飞快的拿了票逃跑了。
据说此片未能通过审查,但是因为要给党献礼就赶紧上映,导致网络热评后连预告片也不敢放了。
尽管这是一部献礼片,但是我还是强烈建议观看,提醒:
- 影片快要结束播放旁白时赶紧起立出去或者关闭播放软件,若要冒险观看结尾,请不要饭后观看
- 该片要在两个小时内呈现10年的中国近代史,节奏非常快,请事先复习中国革命史近代部分,自辛亥革命起至中共一大止,推荐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这一部分大陆版未作阉割。
游戏:你能找出大陆版、香港版和北美版海报之间的区别特征是什么吗?
补注:
就此片中的史实部分,经友人提醒,发现早有学者论述,请看 沈旭暉:《建黨偉業》的史實加工,刊载于香港杂评。
- (一)反帝制篇
- (二)張勛的風箏
- (三)袁世凱後人的翻案
- (四)五四運動與北洋政府(不知为何此文无墙内链接)
- (五)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變成冗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