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别闹了!

beta is a lifestyle

Menu
  • 城市·天涯
  • 讲章教导
  • 书音影事
  • 闹闹生活
  • 神学与教会
  • 人在浆糊
  • 点滴心得
Menu

Donate Hour / 没有围墙的校园 教师用户场景

Posted on 2005年05月15日 by hippy

场景一:专业课不熟悉

今天分配下学期的新课程,本科生进来了,教学计划全部被翻新。我挑来挑去只有一门“信息安全”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接它了吧。这是一门考查课,上给大三的学生,每周4个学时——其中两学时理论课,两学时上机课。在google上搜索了半天,找到不少好资料——微软的官方教材、新竹清大的课程大纲、等等。看起来并不难。

等等,所有的教材和课程都提到一章“信息安全管理”,这个我有点头皮发麻。讲密码学这种纯理论的东西,我没问题;或者讲SSL、CA这些有实验有操作的东西,我也没什么问题,自己学着用就是了……但是系统的企业级安全管理……我又没做过网管,我看我们的网管也是拆东墙补西墙,出了问题就做救火队员。这个题目得买些书来看看……

(三天后)

书是看了不少了,可是脑袋里还是一塌糊涂。怎样用一个系统化的观点来评估和保障信息安全呢?不会又要学生写凑字数的报告文档吧……

忽然想起来,可以到最近开放的公益网站上去找志愿者帮忙,最好找那个微软讲信息安全的大牛,听说这个网站上的志愿者微软的人特多。看不出微软还喜欢做好事。

嗯,这是一个界面满清新的网站,第一眼就看到最近交大的老师也提了不少请求,看来他们也不比我好多少。上次有人邀请我参加了,所以我已经有账号了,登录进去就是。

登录进去以后,很容易的就在左边找到一个很大的“发出请求”的按钮,按下去以后就是一个登记请求的表单,我需要输入的项目包括:

类别:我选择“专业课程设计”

来源:我的姓名、联系方法和校名都是自动生成的,我只要选择“公开”还是“不公开”,我选择公开,反正是办公室电话不要紧。

学科类别:选择“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 这是一个tag系统,还可以自己输入想打上的tag,我还打了个“安全”

时间:这里可以选择特定时间段,也可以选择循环时间段,或者写一个模糊时间段,嗯,有点像outlook里面的会议邀请么。我无所谓什么时候啦,就选择“在……之前”,然后写了在8月1日之前,需要志愿者捐献2个小时的时间给我。

是否有请求对象:这里真有意思,还有一个“搜索”的按钮可以打开一个新窗口寻找自己想邀请的志愿者。我搜索了一下“安全”,发现微软的黄雪斌和顾少丰居然都是志愿者。哇,他们的安全课我最喜欢听了,把他们加进来吧。哎呀,黄雪斌这么忙,在我选择时间之前居然不能捐献时间,罢了,我就加个顾少丰吧。

是否公开请求:当然公开了,不然顾少丰也不答应怎么办?

问题描述:我就把我的一大堆问题和想法贴上去了,同时我写下了我希望的帮助可以详细到什么程度,这样志愿者看了以后知道我到底要的是什么。

过期时间:今天是6月23号,我就放在7月15号过期吧,如果这个系统帮不了我的忙,我也不用干等着,可以另找出路。设置了过期时间之后,我的这个请求就不能被搜索到了。

好了,点击确定,这个请求被挂上去了。

(两周后)

每天都在刷新这个网站,发现我的请求后面已经有三个志愿者表示他们愿意了。一个是顾少丰,一个是解放日报的IT部门经理,还有一位志愿者是南洋微电子讲安全管理的课程的老师。哎,个个都那么强,让我挑谁好呢?而且还有更多的朋友在我的请求的后面附加了很多评论,看起来像是一篇blog,这些评论对我都有很多的帮助。罢了,就先相信顾少丰一回。我点击了顾少丰的名字,把我的确认信息发送给他,同时也给了他一封电子邮件,把我目前的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发给了他。我们约好在8月4号在美罗城星巴克见面。同时,我的这个请求也被强制过期了。不过这个请求的网址却能永久性的被访问,我觉得这个功能很不错,我得到了一个http://www.cww.org/requests/xiefang/inforsec_course_design_confusious的地址,我把我的所有文档都上传上去了,这样其他的老师如果有类似的问题,或许可以从这个地址中的相关文件、对话、评论中获得帮助。

(8月4号)

今天我和顾少丰在星巴克见了面。他给我的课程很多建议,同时给我讲解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系统化角度和模型,让我受益匪浅。为了让负责这门课的B角色老师也受益,我还拉上了了B角和C角的老师一起去。我们都感到很高兴。时间过得飞快,居然一共花了他四个小时。我感到很过意不去。晚上回到家以后,我重新打开我的请求,在log里面加上了实际时间是四个小时,并给了顾少丰5颗星的评价,他真的是一个非常热心的技术人员。我希望他能够来我们学校讲教学计划中第15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那一周的课程,我可以把两节课让给他,我来负责案例分析,他满口答应了。不过我想,为了让他的时间有所记录和受到肯定,我应当单独发一个不公开的请求给他,这样他可以再得一次好评,并记录时间。

这个案子可以结掉了,我高兴的按下了“该请求已处理”按钮。

站点信息

  • 关于/留言
  • 联络我们

归档

近期文章

  • 侬好,张阿姨
  • 起来建造你的关系——读绘本《花园墙》
  • 跟着盲人弟兄姐妹去旅行
  • 别让你箭袋中的利箭成了随时爆炸的火箭
  • 《子女心,父母情——牧养孩子的心》书评
  • 雪夜珍宝——读《我爱吕西安》
  • 我不明白
  • 敲一下
  • 糗事005:零陵路历险记
  • 上去得那地,你足能得胜| 写给即将生产的姐妹们

近期评论

  • Paul Xu 318发表在《跟着盲人弟兄姐妹去旅行》
  • alien发表在《我不明白》
  • 疏少勇发表在《我不明白》
  • Paul Xu发表在《我不明白》
  • Martin发表在《我不明白》
  • P发表在《敲一下》
  • Paul发表在《关于/留言》
  • alien发表在《糗事005:零陵路历险记》
  • 544404@163.com发表在《关于/留言》
  • hippy发表在《关于/留言》

推荐链接

  • Alien外星人(GFW認證)
  • 基督教小小羊园地
  • 大牛:黑暗过后是光明
  • 天国近了
  • 老徐:freerain
© 2023 别闹了!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