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我毕业来到上海,第一次打上领带坐在被电脑围绕的格子间里。我身边的人用英语打电话和发电子邮件,培训的时候没有回家作业,考试都是上机考而且没有同桌,事情总是要做到12点才能告一段落……几乎每天我都会被别人和自己提醒,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学生了。这里每件事情都是新的,学习用英语打电话,学习打领带而不是往头上套圈,学习给近在咫尺的同事发电子邮件……
几个月以后,我已经不用再考虑写电子邮件如何措辞了,不用再把英文缩写拼回全文然后翻译成中文,发邮件的时候也不用再问别人邮箱地址是什么,似乎自然而然的这些东西都在脑子里了。
这样的经历有一点点类似于我们进入神国的经历。当我们来到耶稣面前的时候,他欢迎我们进入他的国。我们放弃做魔鬼的儿女,成为神国的子民。但我们成为基督徒、领受新的国时,并不会让我们在这个新的国度和文化里马上好像家里那样自在。我们会四下看看,试着学习那些已经适应的人的生活方式。
随着神话语的教导和圣灵的工作,我们先学习神国的规矩。对有些人来说,首先的挑战是不说话,而对某些人来说,首先得挑战是和对象分开来住。
终于有一天,规矩本身不再引起我们注意了。我们不用再去想不说谎、不发誓、不偷窃、不同居……并不是不再受引诱,而是这些规矩已经内化了。渐渐的,从价值观的变化看出我们的成长,我们很肯定地首先选择做一个成熟的、合神心意的人。我们的价值取向成为爱神爱人,而不再为犯罪而挣扎。
最后,我们开始不但实践着神国的价值观,也开始考虑大使命在我们身上的意义,开始考虑如何使万民成为基督的门徒。我们开始希望知道神对我们一生的使命,让我们成为他国度的计划。
这样的过程,往往是很久,甚至我们经历过进两步、退一步半的经历。不见得是直线向上攀升的。从规矩,经过价值到目标,是我们在基督里心智成熟的见证。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基督如何帮助他的门徒经历这样的生命。
一、 舍弃你的渔网 [马可福音1:14~20]
这个故事对我们很熟悉,简直太熟悉了。对一个渔夫来说,把网舍了意味着什么?或者,今天一个人辞了家族企业的管理工作意味着什么?对于雅各和约翰来说,家族的维系和事业意味着人际关系的保障,耶稣呼召他们来跟从他,意味着要他们舍掉他们眼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我们没有人以打鱼为生,但我么都有和渔网类似的装备来定义我们的身份:学生的书、IT人士的电脑、服装设计师的画稿、家人的期待、功成名就的梦,甚至我们的才华。耶稣呼召我们舍了“先前界定我们此生富有意义的东西”,而给我们新的意义:“得人如得鱼”。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像字面上那样放下我们在做的每一件事,而是我们绝不能用正在做的事来界定我们的身份。过去,我们所做的事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家人的期待,而今天,我们所做是为了“得人如得鱼”,是为了结一生的果子。
耶稣并非要我们离开这个世界,而是要用一种崭新的、有纪律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人生。有的人说,我是一个设计师,扮演好设计师的角色是我理所当然的事奉;然而对于基督的门徒而言,还有另一套逻辑:我们被召在先。我们还没有出母腹就已经被神呼召,今天我们要面另一个新的制度的生活——尽管做得是和过去一样的事。
二、 活着就要有所选择 [马可福音8:34~36]
这是耶稣事工的转折点,也是耶稣发出祭坛呼召的时刻。从那时起,耶稣教导他的门徒,“他是基督”。他的事工转型了,开始把焦点放在门徒身上而给群众的时间少了许多。他发出了一个邀请,凡跟从他的人:“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被其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耶稣并非一面倒的只强调付代价,正如我们面临走过福音桥与神和好的选择那样,耶稣也给我们一个选择并作了利润分析:“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在他的分析中,世人分为两种:为基督而死的人,和不为基督而死的人,这两种人都死了,死亡是共同的结局。主要的差别是一种人赚得生命,而另一种人赔上生命。一种人试图救自己的命却最后丧命,一种人愿意为福音丧命却得到生命。
为什么耶稣要说这段话?我想他知道我们都想“赚得全世界”,或许不必全世界,只要一套莘庄的房子;或许不必举世闻名,只要做个team leader。我们想自己去赚——通过一些不怎么合他心意的方法,而他要我们有所选择,就是为他得到生命,因为不值得去为赚那些东西丧掉生命。
有一本电影,台湾翻译叫做《良相佐国》,英文名是A Man for All Seasons。Thomas爵士因为拒绝为离婚的英王祝福而被放逐,最后被他认识的一个年轻人Richard出卖而受审。Richard的诬告会让他成为威尔士的司法部长,对此Thomas并不生气,却在法庭上悲哀的说,“Richard,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何况你只是为了威尔士”。
没有人有用灵魂换世界的机会,然而许多人用灵魂去换那些不怎么样的东西,甚至包括仅仅一晚情欲的发泄。为了这样的交易,许多人活在悔恨中,许多人死后悔恨。耶稣给我们一个选择,正如宣教士Jim Elliot给这段经文作的注解:“舍那留不住的,去得那失不去的,这人不傻。”
Thomas对他的儿女说,“人活着,就要有所选择”。他死了,选择了耶稣的道路,你呢?
三、 适应带来试探 [马可福音8:31~33]
撒旦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而且是在他门徒的身上。圣经中耶稣和撒旦的正面交锋除了这次,便是旷野的试探和客西马尼园。撒旦知道,他要试探的目标在转折期是最脆弱的,这是他的重大策略之一。他在耶稣开始布道的时候、宣讲降世目的的时候、以及死前被捕的时候来试探他,撒旦也在我们转折的时候——毕业开始工作、结婚开始家庭、生孩子开始父母——来试探我们。
撒旦可能试探我们,让我们犯后悔的罪。后悔自己参加教会服事,后悔自己做了一个信心的选择放弃了更好的工作,后悔自己放弃了暑假实习而去参加短宣,后悔自己为了今天的夏令营而放弃加班……如果我们怀疑神的信实和带领而后悔,那就是犯罪了。
或者,我们会遭受嫉妒的试探。看着没信的室友找到好工作,看到因为疯狂加班不怎么来聚会的人步步高升,想到我们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没有礼拜天去面试,没有漂亮的成绩单,没有周末加班讨老板欢心。
魔鬼也用我们的亲友来试探我们,要我们“现实一点”、“趁来得及,把握机会吧”、“为什么这么傻呢?”、“圣经能吃能喝能给你工作吗?”他们所说的,是现实世界的规则,耶稣描绘的当然也是现实的、真正的世界。一定有一方是错的或者不那么符合实况的,对吗?
我们要适应神国度的生活,就随之带来试探。耶稣在世如此,我们也如此,因为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
四、 把握生命的次序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Adam每周四会带领一个6个人的慕道查经小组,每周二会和我的组长一起吃饭和交通,每周二晚上有教会青年聚会,周六有校园的团契聚会,周日早上去教会参加敬拜。工作一年后,当Adam想恢复大学时候的属灵生活时发现异常的困难。一天上完班已经动弹不得了,早上8点要出门去坐车,中午办公室周围没有属灵辅导者,带领的门徒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连周末都不能见一面。
老歌看来是不能继续唱了,这是一个转折期的痛楚,一个试探,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我的经历告诉我,如果我们有座门徒的信心和优先次序,设法老歌新唱,神会给我们带领活出他在我们身上的旨意——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以下列出的原则可以帮助你把握生命的次序,在生活和工作中作合神心意的决定。
1. 优先考虑个人与神的关系
我曾经有非常繁忙的工作,周末虽然不太加班但是平时的晚上都需要呆在公司。每周工作60~70小时是正常的事情,我担心这样的工作负荷让我无法参加祷告会与查经聚会,无法在神的话语上有长进。于是我告诉我的经理,我不能够花那么多时间在公司里,我不知道他会有什么反应,但是我要向他解释优先次序,我相信神要我把我的时间安排妥当,优先处理我跟神的关系。老板准我所求,也告诉我这样我会失去一些机会,但从一开始,他知道我很看重我自己的信仰。
2. 优先考虑基督徒特质的成全
大学的时候,“正直”对你来说就是不作弊,而工作中,我们更有机会去欺骗。小到所得税、虚报工时,大到作假账和出具假证明。正直的意思变成:勤奋工作,即使没有人看重你;或者,当你被指派的工作令你良心不安时,考虑辞职或者得罪老板。
为了基督徒特质的成全,我们也面临一些选择,失去很多东西。
3. 优先考虑与人的关系
乐意接待,过去不过是寝室里少些东西脏一点,而今天的花费在空调、房租、和宝贵的工作时间上都有所损失。在“现实”的世界里,若要实践圣经上所教导的乐意接待、热心服事以及真正的饶恕,都不太容易做到。神要我们在价值观和生命的成全中,优先考虑爱人如己,即使为此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在把握生命次序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把一些人眼中看为最优先的东西降低规格,因为我们作了那个选择,知道什么是真实世界中更重要的。
五、 主是我一生的良牧 [诗23]
这个诗篇不难让我们想到这是预言耶稣对我们生命的引导,在以西结书34,神应许他自己将成为百姓的牧者,在约翰福音第10章,耶稣说他是好牧人,是为羊舍命的,好让羊经历到丰盛的生命。让耶稣做我们的王,就是去领受那位好牧人的眷顾、引导、管教和供应。
说到我们的人生,也许这篇诗篇最凸显的就是最后那节“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们倾向于把追逐快乐当成人生目标,但是从诗人的经历看来,事实是快乐(恩惠慈爱)追逐他,尾随他——即使当他盲目的追逐其他事物时,即使当他想要跑掉的时候。这也是我们与神交往的经历。
神总是预备妥当,为了我的益处来追寻我,而我常常没有准备好去追寻他要给我的东西。我常常追逐我以为好的东西,在人生的轨道上快速的滑行,神为了我们的好处而追寻我们,让我们停下来迎接他吧。
1. 舍弃你的渔网
2. 活着就要有所选择
3. 适应带来试探
4. 把握生命的次序
5. 主是我一生的良牧
诗篇90篇说我们不过是一声叹息,求主教我们知道数算自己的日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去享受他的恩惠与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