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甸的大麦饼(士师记6~8 章)
一、 士师记简介
士师记,英文为Judges,在原文中也有“审判官”的意思。有人称士师记为以色列民黑暗时代的记载——百姓离弃耶和华(士2:13),耶和华也离弃百姓(士2:23)。士师记所包括的时期,就是自以色列人的军政领袖约书亚死后,直至扫罗被膏成为以色列的王。本卷书的钥节,就是从士师记17 章开始反复提到的“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现代人提倡那种没有神的自由,在当时的以色列人中已经有了这样的事。
士师记没有记载它的作者是谁,以色列人传统认为作者是撒母耳。士师记所记载的历史是以色列民族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片断。以色列人经过在埃及长期的被奴役,40 多年来在旷野的帐棚生活,现在要拥有自己的土地,从游牧民族变成农牧民族,实在是一个不那么容易的转变。从士师记,我们看到一个民族调整自己成为一个国家。虽然充满了背叛、拯救、斗争和惨剧,但是百姓在道义上的勇气却加增了。
在形容以色列人每一阶段的罪时,读上去非常的单调,可是神所用的拯救却奇妙的各自不同。在本卷书中一共出现了十四位士师——俄陀聂、以笏、珊迦、底波拉、基甸、陀拉、睚珥、耶弗他、以比赞、以伦、押顿、参孙、以利以及撒母耳。士师并不是一个一个的起来的,他们在国内不同的地方因着需要而被神兴起来,有时候在时间上是两人并存的。
有一句话是屡次被用到,就是我在开头所讲过的“各人任意而行”(士17:6),每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那时百姓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周围列国的神,他们完全忘记神呼召他们的目的:要告诉全世界只有一位真神。神就不顾他们,他们直到收了外邦国家的压迫才呼求神的怜悯,神听了他们的呼求,就在他们中间兴起一位士师去帮助。
整卷书以妥协开始,以纷乱而告终。在民数记,我们看见一个没有信心的民族是怎样的下场——在旷野漂流,而在士师记,我们但到百姓一再的离弃神。若时时对神不顺服,就不会有长进,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在彼得前书2:9~10 节,神要告诉我们今日的基督徒享有和昔日以色列人一样的身份和使命,今天我们查考士师记的时候,也要思考自己的生命是否顺服神呼召的目的,是否履行神所托付传福音的使命?
神学博士慕海特教授说士师记的大纲是很容易记住的:“七次离弃神,七次受七个外邦国家奴役,其次得拯救”。在士师记中,我们读到人不断的失败,以及神不断的怜悯。我们今天要思想的,是士师中的一位——基甸。
二、 基甸的大麦饼
1. 神的同在决定成败
I.有神同在就是大勇士(6:11~12)
基甸是一个农夫,和别的以色列人一样的懦弱而毫无特别之处,用深挖洞、广积粮的方法对付敌人。然而那天与神的相遇使他不再一样。我们读6:11~12 节。显然从当时的反应来看,基甸并不是什么大能的勇士,从基甸当时的处境来看,这句话甚至是一个讽刺。然而从神的能力来看,这是事实。有神的同在就是大勇士,若脱离神只看自己的处境便是无能的懦夫。
II.蒙神差遣就有大能力(6:13~14)
我们读6:13~14。基甸是一个诚实的人,他并不像某些人那样做着没有信心的事情而唱着信心的高调。他从现状来质疑神的话,然而我们从本书开头就知道并非神丢弃了人,乃是人丢弃了神。基甸以现状来质疑神的话,而神以他的差遣和能力来观看基甸。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过去的失败并以此拒绝神的能力,而神看到的是他的差遣与能力将要成就的事。这就是信心——还未发生,却已有确据——就是神的话。神的差遣即使没有兑现,但他的工作一定完成。
III.有神同在就有大得胜(6:15~16)
我们读6:15~16。正如当年的摩西,基甸也搬出了自己的理由来否认这呼召。基甸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以色列农民,甚至是最穷的一族中最小的一个。基甸非常的谦逊,看见了自己的微小和不足,也没有成就霸业的勇气和野心,然而也因为只看见自己的微小,他自觉没有能力去承受神的工作。神却告诉他,有神同在足矣!神并不需要用到我们任何的能力与天赋,他只要有他的同在,足矣!今天基督教会的难处就是太看重人的能力、组织的能力,把神的恩赐与人的能力混为一谈,甚至发明出恩赐的量化测评方法,何等的可怜。神在基甸身上告诉我们,只要有他的同在,足矣!一个教会若没有神的同在,组织再严密、团队建设的再好也无济于事,无助于天国的事工。一个家庭若没有神的同在,一个基督徒若没有神的同在,便只会看见和依靠自己的能力,其结果便是失望和破灭。
2. 顺服神就是得胜的起步
I.虽然害怕还是顺服(6:25~27)
神非常详细的吩咐基甸做出具体的行动,而且是决定性的破釜成舟的顺服。基甸虽然感到害怕、心存恐惧但还是坚决顺服。神不是要我们学习三个代表,说说而已,神要我们在行动上做出顺服的回应。我们常常在主面前用约翰一书1 章9 节作认罪和悔改,但是我们真的为罪忧伤痛悔了吗?真的在回应上做出行动来改正吗?基甸所要做出的行动是很麻烦的,也很得罪人,基甸虽然心存恐惧却还是做了,所以在希伯莱书被列为信心的勇士。
II.顺服的后果神必负责(6:30~31)
顺服神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基甸所面临的就是死亡。很奇妙的,基甸的父亲——也就是这件事的“受害人”,为基甸说话,且用非常智慧的话语为基甸开脱了。我们看到虽然基甸面临严重的后果,但是神为他预备了出路,顺孚神的后果他必负责。
III.心仍疑惑而一再求证(6:36~40)
在行动前基甸需要有力的凭据。作为一个农民,忽然一夜之间成为以色列军队的将领,基甸不免心里有所不安,对神提出了进一步求证的要求。我们无权去责备基甸没有信心或者试探神,同样的事临在我们身上,恐怕连求证的勇气都没有。神体恤了基甸的要求并用证据坚固了他的信心。
在基甸的身上来对照自己,我们是争取的顺服神明确的命令,还是因为害怕别人可能有的负面回应,让可能面对的逼迫或者攻击拦阻我们彰显神的荣耀。今天我们常常的不太能够向陌生人传福音,或者即使对熟人传福音也要挑挑拣拣那感兴趣的、脾气好的。其实背后的软弱就是害怕人的拒绝与反对。刚才神告诉我们,顺服的后果神必负责,我们要学会为神放下自己的骄傲与面子,成就神的大事。
3. 神的荣耀是得胜的关键
I.神的荣耀是决定因素(7:2~4)
神的荣耀是决定性因素,神因为出战的士兵太多不能彰显神的荣耀而决定减少兵力部署。神不能够把荣耀给人,以免他们自夸。神的作为不依赖人多,所以兵力从最初的三万两千间去胆怯的剩下一万人,在从饮水方式选出最后的三百人。这三百人不一定是最机警善战的,然而即使是,从进攻方的角度来看也远远不敌米甸人(十三万五千人)。基甸军队的挑选原则与方式是:确保无人能够夺取神的荣耀。
II.大麦饼成了基甸的刀(7:9~14)
在这一段经文中,神体恤了基甸的恐惧而主动的鼓励他。神既已应许同在,就必不撇下基甸不管。神不仅亲自的吩咐和鼓励基甸,而且还通过敌人的口给基甸勇气和信心。那一晚,大麦饼在神的手中成为无敌的武器,神透过平凡成就他的美意。神要告诉基甸的信息是:我是神,用一个大麦饼就可以打败你的敌人。
III.不用刀基甸击败敌人(7:19~22)
基甸的军队在那一夜叫喊的是什么?“耶和华和基甸的刀”,然而基甸的军队根本没有拿刀,而是角与空瓶,还有火把。他们叫喊的是什么?“耶和华与大麦饼”!不是以色列人的军队,更不可能是大麦饼,而是耶和华神的大能击败了敌人。耶和华不需要用刀,基甸手中也无需有刀,神用的刀来杀败敌人。
我们是否相信神的大能?虽然我们手中没有足够的资源,我们自己可能也没有在神的话语上学习的足够多,但是我们只要倚靠神,也能取得胜利并彰显神的荣耀?只要神允许,他能用大麦饼击败敌人;只要神许可,更能用我们去赢得灵魂——显然神是许可的。
4. 失败可能转念之间
I.基甸起初正确的回应(8:22~23)
以色列人将胜利归于基甸——“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以色列人总是把眼光放在人的身上,过去是摩西与约书亚,现在换成了基甸。然而基甸做出了正确的回应,告诉以色列人,胜利是神的作为。我们今天或许也承认胜利是神的作为,但或许总会觉得领袖人物,或者今天叫教会同工,是那种和神关系更好,所谓“通神”的人。其实不然,得胜的是耶和华,设立次序的也是耶和华,他需要的是愿意为他而摆上自己的人,而不一定是有才干的人。
II.一转念而开口求回报(8:24)
基甸再想一想以后又改变主意,他一转念又认为自己配得回报!他或许认为,“我也有一点功劳,理当要求一点儿酬报……”。于是他请求大家把敌人的金耳环给他。相比于胜利而言,他的这点要求微不足道。我们是否在心中闪过占取功劳的念头?我们是否愿意立定心志,一再确定一切的成就都是神的恩典?还是贸然夺取神的荣耀?
III.所得回报却成为网罗(8:25~27)
基甸的要求看来只是小事,背后却有大后果。他处理金子的方法是造一个以弗得,却成为众人膜拜的对象,更成为基甸全家的网罗。基甸因着制造以弗得而又把以色列人带入了拜偶像的境界,我们接下来马上就看到基甸的70 个亲生儿子之间的勾心斗角与血腥屠杀,这不能不说是基甸的悲剧。
失败可能就在转念之间,一旦我们夺取神的荣耀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就给自己造成网罗。每一次的福音聚会、引人归主都是神的工作,若我们以为是自己的组织和方法得力而因此得意,免不了灵魂的丢失。
三、 总结
今天我们分享的四个方面:
1. 神的同在决定成败
2. 顺服神是得胜起步
3. 神荣耀是得胜关键
4. 失败可能转念之间
在士师记中,神乐于使用那软弱的。以笏是一位左撇子,底波拉是女子,基甸出生低微,珊迦是个农夫,参孙用驴腮骨当作武器,但是我们都看到神的同在。在士师记3:10、6:34、11:29、13:25 等等,耶和华的灵降临在士师的身上,他们便得胜。圣经告诉我们,“不是依靠势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灵方能成事”,这句话可以成为士师记的注解。
今天,耶和华的灵也降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也是和士师们一样卑微、无用和带着弱点,然而若我们愿意跟神说,是的,我肯!神也会一样的使用我们成为大能的勇士。让我们低头祷告,如果你愿意奉献自己,愿意按着彼前刚才我们所读到的那样成为宣扬神的美德的人,请你和我一起祷告。当你和我说阿门的时候,表示我所祷告的成为你的祷告,我们是同心合一的为一个目的来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亲也必答应和听取我们这样合他心意的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