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给我们的母校作一个Wiki。这个想法来自Wang Jian Shuo的城市地图(目前不可访问)。大体构思如下:
1. 把浙大玉泉、之江校区的地图扫描进入网页,并分割成很多小块便于用户移动箭头察看临近区域
2. 建筑物、地标都已经做好标记并加以来自官方的简要说明
3. 允许用户Pin上自己的地标,并写下该地标公认的名字(如主席像、护校河)。(此处有一个考虑,如果大家都乱打地标,地图不全都乱了吗?是不是要控制权限)
4. 在打了地标的地方,用户可以点击上载照片、写下这个地方的特点,你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心情寄语等等。
实现技术不可知,或许可以问问Wang Jian Shuo。配合照片写校园回忆会是个不错的idea。
主楼
最喜欢主楼两侧的两课百年香樟树,主楼的旁边是三号楼,我上线性代数课的地方。只有在主楼自修的时候,最有大学生活的感觉。
喜欢主楼的木地板,踏上去孔武有力;
喜欢二楼的一间小教室,只有不到30个座位,窗台从膝盖处开始,可以悠然的把脚搁在窗台上看着外面葱葱郁郁的绿和图书馆下的山坡,以及夹着一叠书甭忘图书馆的学子们。窗外就是另一棵香樟树,似乎就要钻到教室里面来了。
二楼的另一面对着四号楼,也是很低的窗台,自修的时候一探头就可以看到楼下看布告的学生们。四号楼三楼是上工程制图的地方,从主楼可以看到三楼制图教室里忙碌的身影,想到自己的肮脏的制图作业还没做完……
主楼前面的两颗百年香樟是成了精了,其中一颗树下是石桌石凳。夏天的时候伙同几个朋友霸占了那张桌子,吃着东西,心不在焉的做着作业和谈论着校园里的事情。香樟的绿冠让我们似乎忘了身在夏天。
入学的第一节课就是在这里上的吧?好像是大学生德育之类的课,一个姓张的女老师。我总是望着窗外的香樟,心里想这就是大学生活吗?为什么看不到美女呢?
每次回之江,都要去主楼的教室坐一坐。每一间教室都有特点。二楼的侧面教室可以看图书馆和山景,两头的教室可以看四号楼和三号楼;三楼的教室可以远眺钱塘江、六和塔;甚至还有一间教室处在走廊中央,两头都是门,总是被进进出出的学生打扰。
主楼前面的草坪那是出了名的,开始的时候曾经当过外语角(记忆深刻阿,认识了联谊寝室),冬天的时候几乎成了海水浴场(别想歪了)到处都是脸上盖着本书躺着晒太阳的。每天早上草坪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站满了背外语的学生们。今天的之江是否依然如此呢?
我忍不住享年起主楼的小教室来了~~~真想再回去坐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