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其实不能叫“长洲岛散记”,应该叫“香港一日”,因为我今天去香港了——呃,确切的说我今天去九龙了。
今天是主日,我给今天的安排是:早上去参加崇拜,中午去过海关,下午回到学校认真写作业。现在是晚上10点,我完成了任务一和任务二,没有完成任务三,虽然事出有因,但是还是请批评我。
在建道提供的手册上,一共有三个教会提供普通话崇拜,分别是宣道会北角堂,播道会恩福堂和九龙城浸信会。由于想和Aaron“网友见面”(我们在网络上神交已久却未曾谋面),最后决定去恩福堂。由于香港的交通费很高,曾经也抱怨过为何建道不安排一次岛上的崇拜省得大家又要坐船又要坐火车的。后来证明去参加一次香港大型教会的主日崇拜是绝对有必要和有价值的。
恩福堂的主任牧师是苏颖智,教会位于九龙,拥有一幢独立的19层楼大楼,据说是香港最高的教会大楼。主日分若干堂崇拜,各堂崇拜的信徒总数相加是一共一万多人,算是一个超大型教会了。在浏览恩福堂网站时,我注意到两点参加崇拜的要求和教会采取的措施值得我们参考:
- 弟兄姊妹要提前10分钟到达崇拜会堂,这不算什么,酷的是崇拜开始15分钟后就关闭大门不得进入,要到楼下去看录像(据说温州有些教会也是这样做的)。
- 参加主日崇拜时不得穿吊带、露脐、短裤、热裤等服装,这也不算什么,酷的是教会在最后排座位预备了披肩给不知道规矩的肢体披上。
我想起我们也三番五次的要求大家不要迟到,可是每次都有很多人迟到;每年夏天我们都说服装上的注意和提醒,可是也总有一些弟兄姊妹不以为然。其实相比很多教会而言,我们的要求和规矩不是太紧而是太松,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以至于信徒缺乏对神和神家的敬畏和尊重。正如孙姊妹在微博里面所说,“不是神的标准高,而是你的标准太低”,此话深得我心。
刚出地铁,就注意到所有的人流都在朝一个方向涌动,等到过了路口更是瞠目结舌:所有的人流都涌向恩福堂的大楼,在大楼门口排起了长龙——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要提前十分钟,原来是要排队等电梯的。
图2:按不同的楼层和聚会在楼下排队
我估计这样一个早堂聚会的话,需要动员的维持秩序的义工、志愿者,以及各堂参与事奉的音响、司事、总务、领会等同工加起来应该超过百人。聚会时发下来的周报也无比复杂,同工开会、司事(就是招待)培训、各种不同年龄的主日学课程等各种课程和通知密密麻麻,足足有七八页B4纸。这也让我和同伴思考这样的大型教会是否真的有必要和有效率(当然,我们只是看到了要付出的代价,而没有看到带来的好处),是否这样的投入真的值得。
不过这次崇拜还是很鼓舞我的,至少我看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的香港,居然有那么多的基督徒爱主、跟随主,而不是以这个世界为念。城市从一个方面来说是世界的橱窗。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城市也把属灵的恩赐和资源能够集中起来让主使用以影响这个世界。
“这也让我和同伴思考这样的大型教会是否真的有必要和有效率”
在小JH里很多年,感觉就是很难“正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