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使徒行传2:38~47
这段经文我们都很熟悉,我敢说我用这段经文交通的信息至少有十次。然而这段经文又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觉得每一次神都透过这段经文给我更多、更深的看见。
在38节,众人听到福音信息觉得扎心之后,就问彼得和其他弟兄说,“我们当怎样行?”。彼得说了几件事情都是我们熟悉的:悔改、受洗、罪得赦免、圣灵内住。这几样都是基督徒生命的起步,我们都不陌生。但是除了这些以外,保罗在40节又进一步教导说“你们当救自己脱离这这弯曲的时代。”我想彼得的这段教导非常的重要,如果没有这段教导,可能就没有后面所描写的教会生活。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分享在这段经文中我的领受和神借此给我们要带来的生命改变。
一、分别出来的生活方式
首先,我们不仅仅是得救而已,得救的事情前面已经讲过了,悔改、使罪得赦、领受圣灵,这些都是得着新生命的开始。但是神的心意仅仅是要叫我们得救吗?不是的,神最终的目的是要透过我们这些被召的人去荣耀他,所以彼得的进一步分享呼召他们说“你们当救自己脱离这世代”。我们把这句话分解开来,我看到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 这个时代是“弯曲的世代”,英文说是“untoward generation”或者是“crooked generation”。既然是“弯曲”的,也就是说有一个是直的,先定义了直的才能知道什么是弯曲的。直的是什么呢?就是神的心意和计划,在以塞亚书43:7,神启示我们创造的心意不是因为神寂寞,不是因为神需要陪伴,而是神“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作成,所造作的。”当人的心意偏离神的目的时,就是罪,罪人组成的世界就是彼得所说“弯曲的世代”。
我想我们信主的时候比较难接受的,就是对于“世界”的否定。我们想,世界多么美好、电视剧多么美好、网络多么美好、大学生活多么美好,为什么要否定世界呢?所以彼得用的是“世代”这个词,出问题的不是神的创造,而是我们这群人。这个“世代”不是70后、80后或是90后,而是自从亚当犯罪堕落后的人所构成的任何一个时代。
如果这个世代是弯曲的,那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代呢?这个世代透过各样的传媒塞给我们很多的价值观、很多的教导,但是你要记住,这是一个弯曲的世代、罪人的组合,偏离了神的心意和目的。有很多的人喜欢讲“积极思考”、“自我肯定”,有很多的人喜欢讲“包容”、“多元文化”、也有很多的人说要“与神对话”,但是作为基督徒你我都要看到一个本质,那就是这个世界的根源是弯曲的、偏离神的,我们都要问:神的心意是什么?圣经的教导是什么?是否能把人带回到神的心意当中来?还是让人更自我、更骄傲、更不需要神?
第二, 神的心意是脱离,神的心意不是叫我们融入这个弯曲的世代,而是叫我们脱离。怎么脱离呢?是避世吗?是修道吗?不是,腓利比书2:1当中保罗进一步的启示说,神的心意是“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无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所以神对基督徒的心意是在这个世代里,在罪人所组成的社会当中,做神无瑕疵的儿女,好像明光照耀。这个脱离,圣经中用了“救”这个字。不但我们从罪中被赦免是“救”,而且我们从这个时代中成圣也是“救”。亲爱的弟兄姊妹,神不是要我们罪被赦免,加上参加一些聚会,而是要在这个世代当中成为美好的见证,并且荣耀他。
第三, 脱离当中需要我们的尽力?怎么救呢,彼得说“你们当救自己”。也就是说要活出瑕疵儿女的生命需要我们的努力。因为这个世代的吸引力是如此的强,罪恶的权势是如此的大,所以我们要努力。虽然神有、完全的保守和主权,但是神也透过我们来完成他的保守。所以彼得在这里劝勉信徒,“你们要救自己”是强调人的责任,不是说我们得救了就安全了,这个世界的王不甘心它的失败,而要努力的抢夺我们每一个灵魂。所以这个争战不是神一个人,而是神透过我们去做成的。保罗在提摩太前书4:8说,“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我很喜欢保罗做的这个比较,因为操练敬虔和操练身体有相似之处,大家有没有跑过晨跑?晨跑之前在床上翻来覆去下不了这个决心,但是一旦开始跑了就不会停下来。操练敬虔也是这样,奉献之前心里面翻来覆去这个不能放下,那个害怕失去,但是一旦委身奉献,那就停不下来了。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彼得说我们要“救我们自己脱离这弯曲的世代”,我们就知道基督徒的生命不是做个接受祷告而已,不是去参加聚会而已,而是要从这个时代中分别出来,因为这个世代是与神的计划和心意背离。分别是神的命令,是对我们自己生命的保守,也需要我们的努力。
二、教会生活本身就荣耀神
那么初期教会的基督徒是如何从这个世代中脱离呢?我们看到一幅很美的画面,那就是41节到47节中所描述的。在教会植堂手册中将41节到47节中描述的教会生活归纳为教会的五个要素:
1. 真理里的学习事工 ,他们“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虽然使徒有很多神迹,很多美好的见证,但是他们仍然热切地学习。“恒心”意味着他们对学习有着高度的委身。他们的学习内容是以“使徒的教训”为核心。他们不是学习普通的知识,而是学习使徒所教导的上帝的启示。当然,在今天,使徒的教训就在圣经中。所以教会生活的第一个标志是神学的深度。
2. 团契里的相爱事工,他们的团契也很火热。(他们恒心(Devoted themselves)“彼此交接”42节)。由此看来,这一切不是偶然发生,而是他们努力的结果。这表示他们对彼此的委身,并且有责任彼此关心、扶持、教导。他们每天都有团契(“天天”46节)。他们不仅仅是在每周日见面,更是参与融入到彼此日常的生活中。他们的团契即是属灵上的,也是经济上的(“凡物公用”第 44节)。他们认识到,他们不仅有义务花时间关心其他弟兄姐妹,也有义务提供物质资源上的帮助。他们的团契是以小组/家庭聚会为基础的(“且在家中擘饼”46节)。他们的团契非常灵敏。只要有人有“需要”(44节),其他人马上能知道。教会生活的第二个标志:亲密的关系在这里出现。
3. 圣灵里的敬拜事工:他们的敬拜形式是集体敬拜。在42节,写到“都恒心……擘饼、祈祷。”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里提到的就是敬拜,包括擘饼和祈祷。这样的敬拜不是随意性地,而是有次序地进行。他们的敬拜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既有在家中的,也有在圣殿中的(46节)。这表明,他们既有小组形式的非正式敬拜,也有正式的大型敬拜。他们的敬拜是喜乐和敬虔的。这是教会生活的第三个标志:喜乐的敬拜。
4. 言语和行为上的见证事工。他们的见证是有果效的。“天天”都有人归信主(47节)。他们的见证是集体的见证。人们得救的原因之一,就是信徒之间的爱和对神的赞美深深地吸引了“众民”(47节)。这并不代表每个非信徒都喜欢早期教会,早期教会遇到很多的逼迫。但是这表明,早期教会在它的社区中,以无法抗拒的方式,向外邦人全面地展现福音。他们的见证是言语和行为连成一体的。44节似乎表明,财产公用主要是在信徒内部和信徒之间施行。但是我们知道,早期教会中的善行并不局限于教会内部。保罗在加拉太书6:10说到,信徒们“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他们的财物共享更多在教会内部,但对教会以外也非常慷慨。(注:我们不能将44节理解为,禁止拥有私有财产。圣经在其他地方明确地说到,私有财产是正当的。所以,这里的共享,是一种自愿的,非正式的,为爱所推动,而并不是一种规条。在一些信徒群体中也自发地以不同的创意方式施行财产共享,其中一些比其他更具组织性。他们的见证是以教会为中心的。当有一个人得救,他/她就被“加入到他们的人数当中”(47节),并与教会连为一体。
弟兄姊妹们,这是初期教会的教会生活给我们的榜样。教会生活除了敬拜、除了教导,还有相爱团契,还有见证分享,如果你的教会生活只有敬拜,或者只有团契,都是有缺乏的。我不知道现在大家还有没有,我过去传福音的时候怕对方说,“信了基督要去教会,我没有时间”,所以我在讲第三个原则的时候先堵住对方的口,我先说“接受耶稣并不意味着加入教会”,这句话对不对呢?当然也对,但是却只说出了事实的一半。这种遮遮掩掩的传福音方式固然可能让人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却造就了因此信主的信徒不完整的信仰观。很多的基督徒因此认为,信仰完全是个人的事,是我和神的关系,因而轻看教会生活的重要。在初期教会中,我们看到生命的改变和与罪恶的脱离是和我们的教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信徒完全委身于教会的生活当中时,神能够更多的在他身上做工,也能更多的在我们身上得着荣耀。初期教会的信徒不做别的,只是按照神的心意过教会生活,就荣耀了神,神就把得救的人数加给他们。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把矫直的生活在弯曲的时代中活出来了。
三、教会生活需要委身的投资
在这段经文中,尤其让我动心的是“天天”。不是礼拜天,不是礼拜三,而是天天。我们今天去看那个时代的基督徒时,可能想,“他们是农民,所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有一次有机会去云南傈僳族的教会,发现他们的教会就在村子里,随时都可以把村民召集起来聚会,教会就是社区自己。但是在上海,我想很多基督徒以为教会就是教堂庙宇那样,找几个时间去一去的,所以当除了主日之外要有聚会的时候就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诚然交通不便是一个原因,但是我也想挑战各位弟兄姊妹,如果我们不在基督里团契,我们在做什么?与电视团契?与网络团契?还是与工作团契?
在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里面,保罗分享了一些在基督里委身的要诀,我们一起读5章12~15节。在12节的时候,保罗提到委身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敬重和顺服教会的领袖。保羅接著就談到教會中更重要的委身;就是彼此的委身。在這個教會中,我是否願意承認自己的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我需要有人來認識我的日常生活,來扶持我,督導我,規勸我?我知道大多数的聚会点都有心思在2010年开始细胞小组或者关系小组的事工,这个事工需要大家投资时间,但是小组团契在教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初期教会在个人家里和在殿中的敬拜各有侧重一样。我鼓励弟兄姊妹们,听到要参加小组的是后不要第一时间就想“又要多花一个晚上”,而是要想到感谢神给我们一个更多的彼此团契和建立关系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在主日崇拜和小组学习中无法完全满足的。虽然需要付出時間與體力的代價,但是這些付出卻是生命的收成。
在14-15節中,保羅提到三種彼此委身的互動;這些互動必須在彼此委身的原則下進行。第一個就是警戒不守規矩的,英文聖經說警戒偷懶的。不守規矩這個字詞來自於軍事的用語,意思就是那些拋棄自己崗位的執勤者。當我們受到世俗的引誘,脫離信仰的崗位的時候;我們需要那些看守我們的弟兄姊妹來提醒我們。在一個小組中有人敢於警戒那脫離自己崗位的,接受規勸的也能虛心接受;我這是來自於聖靈的工作。第二個是勉勵灰心的人。灰心的人不是指遇見挫折而心灰意懶的人,乃是那些缺乏自信心的人。他們有心要服事,卻因為自己的自信心不夠,老是覺得自己不夠格。聖經提醒我們的眼目要常注意這樣的人,適時給他們鼓勵,經常找機會給他們加油。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經常得不到鼓勵與掌聲,當我們委身於弟兄姊妹的時候,對於這些缺乏自信的肢體,我們就成為他們的鼓舞者。第三個是扶助軟弱的人。這些軟弱包括物質的缺乏、靈性的軟弱以及情緒的低落;教會應該是一個任人可以吐露他的軟弱,表達他的需要的地方。
我相信圣经中的教会生活原则不会因为上海是个特别忙的城市而变化,无论你接触纽约的教会、东京的教会还是北京、香港的教会,你都会发现正常的教会生活都不仅仅是主日崇拜而已,因为教会生活是基督徒生活的重要组成,也是救我们脱离这世代的重要保障。如果我们仅仅是去聚会、认识一些弟兄姊妹,那么你只是在过一个聚会生活,而不是教会生活。圣经告诉我们,神对我们的心意是从这个世代出来,而不是在这个世代里面有点宗教活动,你明白这两者的区别吗?你要活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合乎神心意的生活,这是神的呼召和目的。
弟兄姊妹们,神透过保罗给我们一个信息,就是我们跟随基督以后神有一个重要的命令给我们,就是我们要救自己脱离这个弯曲的世代。这个世代是弯曲的,我们必须脱离——也就是行为完全好像明光照耀,脱离需要我们采取主动和努力。圣经给我们看到初期教会的榜样,就是通过合神心意的、与世界分别的教会生活来体现基督徒的脱离。教会生活不是一周一次的聚会,而是包括了真理学习、团契相爱、集体敬拜和言行见证。可能是由于庙宇道观教堂给人的印象,很多中国的基督徒把教会仅仅看作是聚会,而没有看到圣经中给我们看到教会生活是信徒社区生活的大部分。所以我们教会的异像是通过建造合神心意的教会来影响城市,来荣耀和见证基督。神把我们这群人放在这个世代的中国不是偶然的,我也盼望我们每一位都活出更加委身的生命来回应神,观察他的作为,跟随他的工作。
腓利比书2:1当中保罗进一步的启示说,神的心意是“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无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好像不是2章1节哦……:D
好吧,我又错了,你看得好仔细阿
@emir
错了,彼得
…保罗在40节又进一步教导说“你们当救自己脱离这这弯曲的时代。”
保罗??
很鼓励我,感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