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我和弟兄姊妹交通的一个比喻是一个不义的官和寡妇。这是一个反面的比喻,但是他却启发我们对神的心意、神做事的方法有一个正面的思考。在我们的幻想中,可能以为神是一个法官,每天都有人把祷告的事情呈上来,然后他来打勾,批准,不批准。有一本电影叫“冒牌天神”,很多人看过,那个电影里面神有一个祷告管理系统,就好像我们抓软件的bug一样,批准、不批准,全在乎神的心情。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圣经告诉我们,我们所需用的,在我们没有求的时候,神就已经知道了。甚至圣经说,我们不需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我们所需用的,神都为我们准备。很多基督徒就困惑了,那我们还要祷告做什么呢?既然神都知道,为何我们还要祷告呢?我们不祷告,神就会让我们饿死、倒霉死吗?
如果你这样想,你把祷告看作了“为自己祈求”了。请回想一下,整本圣经里面,为自己的祷告多,还是为神的国祷告多?为自己求的多,还是为别人求的多?祈求的多,还是感恩赞美的多?祷告不是单单为自己求一些事情,耶稣告诉我们说,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其他的自然就赐给我们了。祷告不是为自己求这求那,好象庙里拜菩萨一样;祷告是与神同工,观察神的工作,告诉神你的看见和负担,让神透过你的祷告告诉你他的心意和计划。
今天我们所要交通的这段经文,也是关于祷告的,来自路加福音18章9到14节:
经文:
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我想很简单的,这个比喻中只有两个人物,一个是我们要避免成为的坏榜样,一个是我们要效法的好榜样,这是我们在读到这个比喻的第一反应。然而坏榜样划在哪里?是不是一无是处?好榜样好在哪里?是不是光荣正确?这是我们要进一步发掘的。
法利赛人
我们首先来看这个比喻中对法利赛人的描述。
自言自语
圣经在第一句经文就写下了这个比喻的目的,耶稣为什么要说这个比喻呢,是“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说这个比喻。“藐视别人”大家都懂,肯定是不对的。那么“仗着自己是义人”是什么意思呢?他真的是义人吗?不是的,圣经在罗马书3章告诉我们说,“没有义人,连一个都没有”。“仗着自己是义人”显然不是说他是义人,而是他相信自己是义人、他认为自己是义人。NIV的圣经说是“trusted in themselves that they were righteous”,原文的意思就更明显了,是说““自己说服自己是义人””。也就是说,他自以为义。
他是怎么自以为义的呢?这个比喻中说,他去祷告的时候,是“自言自语的说”,他的祷告不是跟神说的,甚至是没有对象的。当然,你看他祷告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祷告,一个感恩的祷告,然而内容的实质呢?是告诉自己,我做的不错。法利赛人虽然到了神的殿中,但并不是真的向神祈祷,而是向自己祈祷。自己是祈祷者,也是倾听者。这一幅画面也展示了今天很多教会里的状况:人们去教会,在那里自己是祈祷者,同时扮演神来倾听和回应。很多人进殿并不是想去静静地领受神的话语,而是要去那里“自言自语”。各位弟兄姐妹,“自言自语”的祷告不是蒙神悦纳的祷告。
法利赛人自言自语的目的是要肯定自己,告诉自己是一个义人,从而产生心理的骄傲和自尊。当耶稣总结这个比喻的时候,他说“自高的,必降为卑”。现代成功学告诉人们要自我肯定,就是像法利赛人这样,每天告诉自己:你很棒,你做的很好,你是最棒的。但是耶稣告诉我们,这不是圣经的原则,法利赛人就是这样一个反例。我们的被肯定,不是靠自己给自己摆功评好,而是靠着神给我们的赦免和肯定。
藐视别人
自己肯定自己,必然要寻找对比的对象,法利赛人列出了两个对比对象:一个是“别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另一个是“税吏”,就是这个具体的人。这是要自我肯定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在团队里、在企业里,有一个或者几个同事比自己能力差、效率差,心理就会感觉舒服一点、安全一点,对不对?有没有想过要帮助这样的同事提高?
“自言自语”或“自义”永远要通过践踏一个身边的个人以济其穷;否定一个人也不能满足这种信心饥渴,于是攻击更多的个人就成了人终身的事业。在这种情况下,否定就真的具有了吃人的性质:道德论断不是要简单对世界进行概念上的批判,而最后必然成为对身边具体个人的审判、伤害和消灭。所以鲁迅说,“中国的古书里面写满了仁义道德,但半夜里看来看去,看见写满了"吃人"两个字”。从“别人”到“这个税吏”,我们也看见了这样的真理,律法叫所有人知罪,罪的工价就是具体个人的死。法利赛人自义的结果就是税吏被定罪处死。法利赛人的问题在两个方面:第一,他来到神的殿中竟然看不见神,只看见别人和这个税吏;第二、他忘记了自己并不在“勒索,不义,奸淫”之外,他没有权利象神一样论断善恶,因为自己“就是那人”(撒母耳记下12:7)。今天,很多弟兄姐妹进入教会,总能看见教会里、别人身上的很多缺点,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眼睛没有瞩目看神,我们的心被捆绑在人际关系、与人对比和别人的缺点中。
六十分万岁的基督徒
法利赛人自称为义的第三个办法,就是在神面前列出自己的功劳。他有哪些功劳?不犯罪、禁食、十分之一。换句话说,他可能满足了律法中的部分要求。但是他满足律法所有要求了吗?神的命令不仅仅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该做,神也告诉我们什么该做。圣经告诉我们说,违背律法中的一条就是违背了全部的律法。所以相对于神的完全和完美来说,这位法利赛人可能是六十分,税吏可能是二十分,但是神要的是100分,这是一份一百分才及格的试卷。
法利赛人所列的事情对不对?对,耶稣没有否定这一点,耶稣从来没有否定十分之一奉献,也没有否定要禁食祷告,但是耶稣说,单单这些是不够的,如果你要靠着做好事、做正确的事来称义的话,因为违背了一条律法,那怕是99分,也是违背了整个律法。
当然,我们今天基督徒都知道,称义不能靠律法,而是靠救恩。我们在座的,可能有10分的,15分的,30分的,60分的,但是我们都被神“算为义”,因为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一次献上了赎罪祭,使我们在神面前被算为义了。
可是,我们有没有这个法利赛人的心理呢?有的!那就是靠着自己的一点行为,看到其他基督徒不如自己,就自觉不错、自称为义,不是因为耶稣基督的救恩,而是因为看到别的基督徒做的不如自己好。我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叫数理统计,大家都考得很差,据说全校上了60分的只有三分之一,于是教务处觉得这样很难看,就把所有的同学分数都开平方乘以10。那本来36分的同学就变成了60分,及格了,这是恩典,对不对?但是如果这样及格的同学去耻笑没有及格的同学,就是不知好歹,五十步笑百步了。我们每一位基督徒也是这样,我们蒙拯救是神的恩典,并不是我们做了什么好事,并不比那些在罪中挣扎的朋友甚至基督徒有值得夸耀的地方。我们可以为他们祷告、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和事情是犯罪、是违背神的心意的,帮助他们,但不能为自己沾沾自喜。恨恶罪,但是要爱罪人。
另一方面来说,恩赐越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法利赛人是神的仆人,所以理应在行为上作榜样。上帝的標準是一百分,這一點都沒錯。但是,上帝的標準,卻不是用絕對分數來衡量,而是根據每個人的資質、努力來衡量。在一千、二千、五千銀子的比喻裡,對上帝而言,那些賺二千、賺五千的,都是好孩子,都蒙上帝悅納。
上帝並不會逼資質只有二千的,也必須賺五千回來。林後8:12告诉我们,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當我們已經很認真盡本分,很努力去做,那麼,上帝就悅納了。对于初信的基督徒,他能按时来聚会,能愿意读圣经,这就是他尽了本分了;对于信主很多年的基督徒,仍然以坚持聚会为标准,去和初信的、经常不来的弟兄姊妹去比较,这就是在自言自语了。你不会去和应届毕业生比工资,只会和同届同学比工资,但是在属灵的事上,似乎有不少基督徒都喜欢往下比,而看不到自己应该在的位置。有人说,我就是只有一千两银子,我就只能这样做基督徒到老了。是你在给自己设置障碍,还是神告诉你你只有一千两银子?祷告、问问神,不要做假先知。这是对每一位基督徒的提醒,你在灵命不同的阶段,神对你的设计和心意是不一样的,记住,随着你生命的成长,你所拥有的银子是在增长的,神最后是要来审判的。
税吏
税吏在祷告时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呢?
连举目望天也不敢、捶胸
首先,他连举目望天也不敢,捶胸祷告。这个描写告诉我们,他是真的恨恶罪,不但从理性上认识这是罪,而且在情感上,他也讨厌这个罪,希望从这个罪里面出来。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只是从理性上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情感上还是不愿意脱离,这个罪仍然让你身陷其中。有些弟兄姊妹说,为什么有些罪我祷告了、认罪了,但是还是犯罪,怎么办?那你要问一问自己,你是真的想要离开这罪吗?真的厌恶这罪吗?有一位牧师跟我聊天的时候,说到有一位弟兄,常常忍不住要上色情网站,他又是老板,自己有一间办公室,就常常上班时忍不住去看。他问牧师有什么办法,牧师就到他的办公室,帮助他搬出办公室,坐到隔间里,显示器对着走廊,当然也和他一起认罪悔改。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又搬回办公室,固态重萌了。他后来承认,虽然他知道这不对,但是却挺喜欢的,所以他的悔改,只是自己觉得不好,但并不想脱离,甚至享受其中。
从税吏的表现,我们知道他在祷告的时候有两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一,他恨恶罪,真正的为罪忧伤痛悔;第二,他惧怕神,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弟兄姊妹,你有没有想过你犯罪是得罪神的?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上帝是會憤怒的上帝,是會施展嚴厲刑罰的上帝。近代的人本思潮,已經讓我們不知不覺中,產生了一個錯誤的觀念:一個慈悲溫柔的上帝、一個好好先生、一個溺愛的父親、一個和我勾肩搭背的耶穌哥兒們。沒錯,耶穌是我們的好朋友,耶穌在世時沒有定人的罪;但是,別忘了,我們現今所等候的那個耶穌,是第二次要再來的耶穌,而那個耶穌,是連祂最愛的、敢躺在耶穌懷裡的門徒約翰,在啟示錄看見時,會嚇得跪地俯伏敬拜的耶穌。這個耶穌,不是和我們勾肩搭背的哥兒們,而是萬軍的審判者!他要按着每个人的状况来审判。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惧怕神,只是惧怕人,我们怕自己犯罪被人知道,怕自己犯罪被教会领袖知道,怕犯罪被教会纪律处置公布丢面子,弟兄姊妹们,这些都没什么可怕的,充其量丢面子,但是得罪了神是可怕的。有很多弟兄姊妹觉得我很严格,一部分可能是因为我的个性,但更重要的原因,我怕神,我知道我要按我的托付到神面前交账的,我不敢轻慢神的托付和命令,也不能对罪漠然视之。我也希望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惧怕神,而不是惧怕人。
求怜悯
这位税吏的祷告是求神“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他不是要将功赎罪,也不是要献祭送礼物,而是要神开恩怜悯他,他也没有对这位法利赛人反唇相讥,当我被人批评、被人论断的时候,虽然不能成就论断我的人的义,但我们无法回避一个基本事实:我是一个罪人。然而这样的绝境中,我们只有一条道理可以避免上面的三条死路,就是不再瞩目看人,而是瞩目看基督。当我们瞩目看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消失了;这世界只剩下我和神;而面对神,我只有一句话:“神阿,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税吏的祷告是人向神的祷告,不是人向人 ——自言自语或讨人喜悦——的祷告;税吏的祷告不是自己抬举自己否定别人的祷告,而是求神否定或破碎自己又求神怜悯、医治、帮助和拯救的祷告。一方面,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和能力“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另一方面,只有神愿意也能够“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向神悔改是重生的根本,是一切祈祷的中心。因为神说:“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路加福音13:3,5)。各位弟兄姐妹,忧伤痛悔单单仰望神的祷告是蒙神悦纳的祷告。
耶稣对税吏的总结是什么呢?他说他比法利赛人更算为义。注意,并不是说税吏已经被称义,因为只有借着耶稣的宝血才能称义。但是跟法利赛人比起来,神更愿意,英文是说,rather than the other,称他为义。因为称义是靠着神的怜悯,而不是靠自己的行为。
总结
法利赛人的确做得比税吏好,税吏也的确是一个坏蛋。但是神悦纳税吏的认罪悔改,却不接纳法利赛人的自以为义。称义不是自言自语的事业,而是被神从外边加给人的,重生得救完全是神的恩典。对今天各位在座的,我们要从这个比喻中看到神要什么:
神要我们有忧伤痛悔的心而不是自称为义,神要我们敬畏他而不是畏惧人,神要我们恨恶罪、认罪悔改而不是接纳罪,神要我们向着标竿而不是与人比较,神要我们认识神的爱是因为他就是爱,而不是因为我们做得好、值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