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准备生孩子起,就不得不和各级医疗部门打交道。有些是自愿自主,怕自己夜夜上网帖子被杀过多引起内分泌紊乱,多方求医以便能持证上岗,繁衍后代;有些则是强买强卖,以无量的医德逼你搜遍了祖传十八代的秘方买了一纸空文的。
社区和谐日益成为政府民生形象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政府责任也下放到社区,由社区公务员完成。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社区医院。在上海,生孩子要一本小卡,由街道签署准生文书后自行去社区医院体检后予以办理。这本小卡至关重要,至少从怀孕到生孩子没小卡就得受白眼。我也由此知道了社区医院这个有别于三甲、二甲的医疗机构。而婴儿出生后大部分的医疗项目也是由社区医院完成的。包括月子期间上门随访,之后的疫苗接种和例行体检,其频繁程度超过你我想象。像其他政府机关部门一样,社区医院的工作时间很短暂,疫苗接种体检只有上午可行,体检更是逢双必修,错过者医院必电话催逼责你顾儿无方,如称已在其它医院检查过立马要你转院从此概不负责。
所以,我这粗心的妈妈既没少吃闭门羹,也没少受白眼。每次除了感谢政府办事力度之强大外,还得候着医生的心情,怎也得把孩子生长情况估摸准了才是。疫苗接种本是国家补助医疗的一项,但每次社区医院必力推进口疫苗,动辄以国产疫苗缺货为借口要求施以进口苗种。可怜小儿呜呼,父母钞票掏尽。等下回来,医院还会自动默认你为进口疫苗消费者。
近日慕溪被儿保医生诊断为分髋紧,臀纹不对称。医生要求多做操转院检查。称不行的话,要上支架或动手术。强忍着悲痛回家查找,发觉确实有些孩子有此现象,后果严重者会影响其走路。再接着搜则出现许多经专家诊断髋骨发育正常杞人忧天的案例。不安之下一家专赴他院就医,终于被告知一切正常,操也不用做了。此番周折,越发对社区医疗能力失去信心。
=============================欺实马的分割线==========================
前些日子,新闻里对社区医疗互助多有歌功颂德,什么和二甲医院联合门诊,医生互助培养。欺实马事件何止发生于斑马线上。
最后,请观看家庭版躲MM
“髋紧,臀纹不对称”在婴儿中是很多见的,这医生说得太严重了吧。
我不幸消费了进口疫苗,都说进口的反应小点。地段医院还预约去打804元x4针的肺炎疫苗,属于计划外的,我问他们“是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得起3216元啊!”,严重怀疑医院暴利,这回不去了。
幸好是误诊。
看来爸爸都好宠孩子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