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对大部分人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字眼,也许对一个初尝叛逆滋味的人而言,叛逆证明的不单是“我很酷,这才是我”,而是把我们隐藏在人心中的谎言揭穿的同时,尝到我其实并不真的快乐的苦涩。 我曾不止一次听到有些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平稳地度过青春期的叛逆,或者压根没有叛逆期。每当听闻这些说法时,我除了表以钦慕的眼光外,也暗想也许只是那真正触动叛逆的罪根藏得太深,不为人觉罢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勉强按着父母的期望成长,到了终于独立的那日,却发觉自己选择的人生并无真正的快乐。我所爱的朋友和与之享乐的一切并不真实。
而另一方面,当我为人母后,强烈的基督教价值观使我无法容忍孩童教养上的失当。我一次次在彼此的冲突中心力憔悴,以无法排解的自责收场。我的内心知道孩子的信仰无法藉着家庭的环境一脉传承,我的行为却将有条件的爱摆在自己和孩子的面前。他被我加在他身上的罪咎感绑架着,即便尚年幼,却已在每一次抗争中显出一意孤行的执拗来。
可惜叛逆的我和期望落空受伤的我从没有真正碰面过。她们躲在各自的角落里舔着自己的伤口,在一次次好像被医治的幻想中等候着真正的救赎。《回来吧,巴芭拉》一书就成了这样的契机。
在牧师家庭长大的巴芭拉,在所向往的极乐世界漂泊中,和伤心欲绝的敬虔父亲发生了一场震动人心的心灵对话 。全书以父亲叙述,女儿回应的方式,讲述了巴芭拉生命中这段非同寻常的经历。米勒博士从来在第四个女儿巴芭拉的心中都是完美的偶像,在她18年的生命中,父亲身上那些真实的失败,都被她生生地咽在肚里。即便她从小就有撒谎、享乐、推卸责任的毛病,她在父母的面前却总是伪装得很好,以至人都以为她是一个“好的基督徒”。但她终于有一天对她的伪装疲倦了,一头扎进了她的朋友圈里,开始了她认为的“精彩人生”。 喝酒、吸毒、辍学、结婚离婚、同居、游手好闲、坐拥豪车华服……,她拥有的一切让她暂时地满足,留下的却是更深的空虚。她转而用服侍他人的方式,努力学习,辛勤打工。当她站在证明自己的荣誉面前时,她却发现她尽力不去理睬的上帝无处不在,她孤儿的心态惟有在这位对她不离不弃的上帝面前才得着真正的安慰。她回来了。
当女儿巴芭拉夺门而出的时候,父亲米勒才发现一个“新的巴芭拉”出现了。她完全不按家庭的道德规则行事,她将幼年宣告的信仰抛掷脑后,她用她的行为宣告她厌恶他们的信仰,并决定不再与他们为伍。母亲立刻就病倒了,父亲不得不在这个巨大的谎言前担起寻回巴芭拉的重担。他开始明白要靠上帝来寻回女儿,他必须经过死的过程。管住自己,对孩子完全放手是这艰难寻回之旅的第一步。他们看着女儿假期带着不同的朋友回家,却还是热情地接待;知道她在外和人过夜同居,还是经常探访;眼看着她在毒品贩子的男友身边如履薄冰,却不敢规劝。他们要做的是完全地放手。随后,他们学习祷告、等候。他们忠心的朋友们一同加入这个行列,在不抱指望之中恒心祈求。逐渐地,父亲米勒明白自己必须治死心中那个霸道的校长,选择全然的饶恕。女儿的行为不断地越过底线,这位安静的父亲却持守在无条件的爱的界限里等候神的介入,女儿的回转。
巴芭拉的人生没有在最痛苦的时候嘎然转向,她遍享了以为的罪中之乐,在慢慢走向生活正轨时,神才真正触摸了她。但这转变却和父母的祷告节拍一致。父亲没有在巴芭拉叛逆犯罪时就对她恩断义绝,完全绝望。反而从死里生出更真实的信心来为她祈求。
我似乎看见自己就是这位父亲米勒,也是这位叛逆的巴芭拉。我需要容许圣灵在这两个我中间工作,需要在真实的对话中悔改,需要放手交在神的手中。我似乎听到也有微声说,“回来吧,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