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刚看完《高考1977》,便想起一个月前刚看的另一部电影,讲述同样的知青背景,却有更加显赫的阵容:《假如我是真的》。后者由王童导演,谭咏麟、胡冠珍主演,剧本原著即沙叶新的《假如我是真的》——一部1979年开始被禁止在大陆演出的舞台剧。
看到那么多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和小说,似乎知青生活是人生中快乐的一个亮点——也许就像我们大学时那两个礼拜的军训——虽然受限,但却无忧无虑。如果你那样想,那么我想大部分的知青是不会赞同的。“青春无悔”的口号只是少数精英的奢侈品,而大多数知青享受不起。有人说,肠子都悔青了。如果你看过这些照片,你决不会再认为那是一个火红的、激昂的、无悔的年代。这里,还有那里,哦,或许还可以看看这个地方,都可以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多么荒唐、丑恶的年代。我猜测哪些喊着“青春无悔”的人,当初在农场是不是参谋、干事之类的干部,也正是他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在十年结束后轻松的获取招工招干的名额,从而回到大城市来回忆着旷野的生活?也正是他们今天仍然把握这部分的话语权和媒体权,从而随心所欲的描绘这段历史。
《高考1977》不失是一部好电影(这话像中宣部某干部说的口气),虽然有明显歌功颂德的痕迹,虽然导演硬把纪录片画外音式的台词塞给了剧中人物是那么的生硬,虽然这里的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理想化,但在这个追求“和谐”掩盖历史的年代,它还是掀起了历史的遮羞布那小小的一角,让我们偷偷的看了一眼。远不能和当年的《芙蓉镇》相比,但相对这20年来的文艺界,已经是网开一面了。高考是他老人家的恩赐吗?这就像在“他们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一样不靠谱——难道没有你们领导,我们生活水平就得不到提高了吗?明明夺走了本该属于我们的,却还要在归还的时候做出救世主的样子。
相比较而言,从拍摄水准上来说,《假如我是真的》多采用室内布景,而且因为是港台拍摄,无法来大陆取景,而且对大陆的穿着口吻把握失当,加之当时演员的表演风格有浓厚的舞台痕迹,所以并不出色。然而他却讲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故事。不妨去找找看。
不过其实也不用太仇恨他们,他们之前的那个他们,也不咋地。如果看一看这组六十多年前的漫画,以及这里《新华日报》当时的社论集,或许你会像我一样为这个民族感到悲哀,为什么我们在历史的漩涡里打转呢?传道书1章说: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那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似乎这段文字,对我们这个世代越发的适用。
如果我们相信人生来就是罪人,那么我们就会相信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败。所以需要分权、需要监督、需要制衡甚至竞争;如果我们相信人生来就有为义的可能性,通过教育和深入学习能够塑造“XX主义新人”或者清官能吏,那么一个好的家长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取决于我们相信什么。可是,后者我们已经试了五千年了,除了失败还是失败,那么这个前提是不是错误的呢?
最后,送君笑话一则:
不知深浅的河上有座桥,美美在桥上走,突然看到有人在河里摸什么,于是问,你在摸什么啊,那人道:我在摸石头。继续问:摸石头干吗啊?
"过河呗"
"这不是有桥吗"
"那不符合我的国情"
BTW,不要笑话他们,有些教会、有些基督徒不也一样?总以为某些圣经的原则与己无干:“神不知道我的特殊情况”、“我们教会有特殊的情况不能适用”,无非是同样的强词夺理罢了。
“如果我们相信人生来就是罪人,那么我们就会相信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败。所以需要分权、需要监督、需要制衡甚至竞争.” — 我觉得很对。有监督尚且避免不了腐败,何况一党专权呢?没有监督的权利常变成独裁,这一点是已经无数次被证明了的。什么“必须实行xxx一党专政”的言论大概只是去哄哄读书的小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