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植堂学》的最后一天,说来有意思,一共五天的课程化了四天在讲植堂的准备,最后一天才讲到教会事工的一些具体实践,这说明在植堂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教会该怎么运作,而是植堂者(教会领袖)的预备:策略、模式、心志、训练、动员、传福音、招募同工等等。
我今天觉得最有收获的内容是在小组事工上。以前我在小组事工上做的并不怎么有成效,特别是在一个已经习惯了只有主日聚会的教会中推动小组尤其有挫败感,很多信徒并不买小组的帐,也不参加小组,更不觉得有需要,其中也不乏教会的同工。教会成员中参加小组的比例很低。另一方面,小组也有死有活,活下来的也不见倍增,所以很想听听有经验的植堂者是怎么做的。
首先分享的是播道会植堂部门负责亚裔事工的张牧师,他在加州建立了“使者教会”,三年内增长到400人,小组是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牧养的基本单位。他认为首先参加小组是成员(member)的条件(这和国会山浸信会很像,国会山浸信会要求成员或者参加小组、或者有门训关系)。有同学提出说会不会有信徒认为主日崇拜就够了,没必要参加小组,你这个成员条件是不是太高了。张牧师的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要求成员能够摆上至少这三个时间:主日崇拜、细胞小组和用恩赐服事教会。这要求一点都不高,你以为你降低要求就会有更多人成为成员吗?你错了,这只会让人误解“委身教会”和“参加聚会”,这会让人以为做基督的门徒只是主日早上参加崇拜而已。事实上,当你提出高要求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做成员,因为他看到教会成员和访客是不一样的、是值得羡慕的、这样要求是符合圣经的。同样的道理,有机构统计,你的教会预算越高(只要不离谱),就越会有人奉献,预算低反而收到的奉献也少。降低要求的教会收获的只是不冷不热的聚会者。”
除了对教会成员提出要求以外,小组也是福音的管道,但并不是每个小组都有福音朋友。张牧师分享了他的这些做法:
第一,让新成员们组成新的小组,而不是要求新成员加入已经存在的小组。具体的做法是他(张牧师本人)带着1~2位门徒及其家庭与最近加入教会的成员组成小组。他解释的理由是:“作为牧师,我需要认识每一个新加入教会的信徒。心理上,新成员在一起比和老成员在一起更加自在、更加容易建立朋友。”过一段时间以后,张牧师又会和其他门徒组建新的小组。
第二,他充分动员小组长的ownership使小组具有多样性。有的小组是关闭的(不接受其他人加入),有的小组是开放的,有的小组是福音性的,有的小组是查经,也有的小组是主日讲道研讨(这是最基本的小组)。在人员组成上,有的是单身专业人士,也有的以父母为主,他鼓励组员发现最合适自己的小组,而不是硬性按地点分配。
另一位牧师补充说他的做法可能更“疯狂”一些,但是克服了传统小组的某些缺陷,收效也很好。他的做法是看小组如同主日学,每隔四个月为一个“学期”,每个学期所有小组都打乱重新开始,这时候组员就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小组,避免换小组时给组长带来的尴尬。这两位牧师都认为,不应该看小组为永远不结束(Everlasting),要赋予小组生命周期(lifecycle),这才是健康的。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都爱面子,如果组长其实并不胜任,或是为了自己的某种私欲(例如,就是想要教圣经,或者就是想要满足领导欲)而服事,抑或虽有热心可就是没有恩赐,可以透过小组的“生命周期”而调整,免得既不好意思请他下来,又让整个小组都在那里陪绑。
两位牧师都提醒我们,小组的存在是为了建立关系,是为了让教会不再是“聚会”而成为圣徒的团契和社区。如果把小组仅仅当做另一种“聚会”或“教导”的场合,那小组的意义就失去了。小组的目标,就是让每个信徒在基督里建立友谊、找到朋友,并且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