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个教会的同工突然来信跟我确认下次去他们教会要用的讲道经文,我顿时五雷轰顶:“什么?我下周要去你们教会讲道?”自认为时间管理做到一级棒的我无法接受我居然忽略掉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它没有在我的日历上,也没有在我的任务列表上。好在那个周末我也没有别的任务,所以也未能酿成大错。回头在我的Gmail、工作邮箱、MSN邮箱里一阵狂搜都没有找到他们找我讲道的邮件,锲而不舍的我终于在Facebook的messages里找到了那段对话。
随着聊天工具的增多,我开始意识到这些在手机上安装的App开始给时间管理和沟通效率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某人在Facebook上跟我说了一件事,过了一段时间换到微信上继续说。有人发了邮件迟迟不回,非得到微信上或者微博上去喊一声催他回邮件他才会去看邮箱;又有人貌似有所有社交软件的帐号,可是有的在申请了帐号之后就再也没上去过,以至于要跟他说件事情的时候不得不一个一个软件发过来才知道他常用的app到底是哪个。
当ICQ、QQ、MSN Messenger出现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把它们看作是休闲聊天的娱乐性软件,很少会在上面谈正事儿,就算谈了也还是要发邮件作为确认。Office Communicator正式将IM软件作为商业沟通工具引介到办公环境之中,但是OC的好处是在上面的聊天都会保存在Exchange服务器中作为备份,所以在Outlook里都是可以搜索到的。但是QQ、FB Message、Line、Whatsapp、微信等蜂拥而出,我们就无法招架了。你会发现你身边的朋友开始隶属于不同的IM软件圈。比如范老师总是在微博上跟我说话,邮箱却总是变来变去(他说是被黑了);跟Alex神交已久却总是在FB上——我至今不知道他的邮箱是啥;唯一让我觉得哪里都在,发哪儿都会回复的就是互联网搬运工甸二哥。
IM软件社交化(比如以前MSN Messenger有Space,现在微信有朋友圈)的结果是,你发现你的朋友原来居然是“那个观点”,你的同事居然是个“自干五”,老同学居然是深绿台独……咋办?虽说不会因此断交,可是友谊关系毕竟打了折扣,心中有了芥蒂。所以有个朋友说他不在豆瓣上加认识的人,偶觉得此计甚妙,从根本上杜绝了反目的可能性。仔细观察也会发现,不同的社交软件上的朋友也会形成不同的圈子,例如微信朋友圈大多是晒幸福、卖心灵鸡汤和转谣言的,虽说犀利的、忠党爱国的也有,可是形不成主流;微博上的朋友则大多愤世嫉俗、痛心疾首;Google+(Hangouts)则以“五美分”和“带路党”为主;真正做到多元文化大融合的我觉得还是FB,只是在时政话题上没过几个回合楼主就会说“对不起,我不希望在我的地面上争论”。
回到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可能还是我的“平台情怀”作祟:有没有可能让Outlook或是某个软件担当IM信息抓取和存储的数据库?这样有人告诉我,“上礼拜你跟我说得好好的呀?”的时候,我只要在这里一搜索就知道:原来我说过的话在这里。
我想念那个什么都要用电子邮件确认的年代。
难道我不是哪都在,哪都回的吗?哼,还好基友呢!
我不认识姓Zhiu的人……请问怎么写?
太生气了,写错了,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