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牧养教导方向的道学硕士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都要修一门一个学分的名为“Capstone Seminar”的课程。之前一直不知道这门课是干嘛的,名字也起的奇奇怪怪,上课也只有四次,又常常听到毕业生说paper、paper什么的,一直以为是个毕业论文写作的大课。拿到教学大纲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门整合整个道学硕士学习阶段的教义、理念、经文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事工理念(Philosophy of Ministry)。既然我选的是教导牧养、教会事工的方向,所以我的Capstone Seminar(谷歌了一下才发现普通大学也都有这门课程,一般毕业生将其看作是毕业设计)当然也是以牧会为主要内容的,老师指定的教材就是这本:Facing Messy Stuff in the Church(中译为《教会里的那些破事》,你看如何?)。
亚马逊介绍说,此书包含了14个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案例,帮助教会领袖们对教会事工和困难的问题有扎实的准备,这些案例包括:性骚扰、色情上瘾、离婚、堕胎、家庭暴力等。借着来回奥兰多的飞机上的无聊时间,我把这本指定教科书给读完了……也吓得开始考虑退路了。
随后,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个“破事儿”的案例,拿到课堂上来讨论。我写了一个自己过去的经历,自以为够惨的了,结果第一天上课拿到另外十二个同学的案例回家一细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这是比惨吗?当然,哪个都没有这本书中的那些案例惨,谁看谁知道。
不过,同时我也发现,几乎全部的案例和悲惨境遇,都和教牧同工没有在破事儿变破之前就积极介入有关。老师举了家庭暴力的例子,根据美国统计调查,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暴力受害者(基督徒)向她们的牧师反映了家庭暴力问题,而三分之一中又只有三分之一说她们的牧师给予了实际的帮助。大多数牧师都是劝妻子宽容忍耐,稍微再努力一点的去把丈夫训斥一顿,就算大功告成了。结果……结果就是愈演愈烈,到家庭破碎、教会纷争、报警处理等等,小事儿变成了大破事儿。
我自己也同样有类似的经历,当苗头出现时,为了避免麻烦而看它是小事不予理睬,等到事儿闹大了又急着掩盖或者训诫一番,等到人尽皆知、影响恶劣了又简单地诉诸教会纪律,最后事情没有解决,该恨的恨、该跑路的跑路,该骂人的骂人。问题主要在当事人自己,但是我在一开始就不愿意被牵扯进去,情感上想要保持距离感避免被扯进泥潭也是我的责任。
耶稣说,“好牧人为羊舍命。”大多数教牧事工并不需要我们舍命,但却需要我们——有牧养呼召的人——有走入泥潭的勇气、愿意被弄脏的勇气。当地上还只是一些烂泥的时候如果怕脏了自己的脚而不愿意走进去,结果这些烂泥会逐渐的变成教会中的泥潭,不但把牧者,也把整个群体拽入到其中。
P.S. 我想,这可能也是没有全职牧者的教会的短板:带职领袖往往很忙,没有精力去做预防性的牧养、辅导工作,只能在事情闹大了以后再来处理,而这种时候其实已经很难解决问题了,最多只能消除影响。
P. P. S. 我觉得有牧会呼召的弟兄姊妹都该读读这本书,如果读完后仍然渴慕事工,这或许也是呼召的印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