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别闹了!

beta is a lifestyle

Menu
  • 城市·天涯
  • 讲章教导
  • 书音影事
  • 闹闹生活
  • 神学与教会
  • 人在浆糊
  • 点滴心得
Menu

要理问答:失落的传统

Posted on 2014年02月21日2014年02月21日 by hippy

在我们所有为小崽子安排的学习活动中,他最喜欢的,大概除了游泳就是要理问答了。他常常会提醒我,“爸爸,今天的问题还没有做。”并且在小伙伴上门玩耍的时候他也有时会建议大家一起来做问答——当然,很可能带着炫耀的成分。

小朋友喜欢要理问答很可能是因为要理问答的简单、易懂和重复记忆。为什么今天在教会里鲜见要理问答的使用呢?今天的福音派基督教热衷于开发和使用大量的圣经学习课程、查经指南、辅导手册、理财和家庭讲座,像要理问答般深入用经文和理性厘清基督教教义传统的课程却越来越少,乃至于断版买不到。这是何故?

Grounded in the Gospel的两位作者都是今日福音派世界的重量级人物:哥顿·康威尔神学院的Parrett和维真学院的巴刻。他们在该书导论中指出要理问答失落的原因有三:(1)现代世界以自我的主观认识为中心、拒绝外部的客观真理;(2)在基督徒社区里对权威主义的反感;(3)教会日程已经被塞得很紧,没有空间再放入要理问答。然而纵观全书,我还看到其他拦阻要理问答的原因:

  1. 骄傲。Parrett和巴刻都叹息为何人们总是在重新发明轮子(”重起炉灶“),而不愿意继续圣灵透过历代圣徒已有的启示。很多基督徒将传统教义、要理问答视为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弃之如履,另一方面自己又挖空心思发明新的自己所在历史时期的产物。特别是很多要理问答由于历史原因用词较为激烈(为了反对当时的某种异端),现代人看到不舒服,因此而将整个要理问答都弃之不用,殊为可惜。
  2. 教育理论。今天的教育理论强调要学习者“自我发现”知识,而不是“灌输“给他们结论。所以在教会中,圣经学习远远多于教义教导,因为”圣经学习“是让学习者“自我发现”,而教义课程则是“灌输”结论。但是就笔者观察而言,大多数的圣经学习中信徒们还是都在渴望得到某种权威的结论,对自己的“发现”并不自信。况且,教师备课时也一定有自己的“结论”希望学生可以探索出来。释经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眼镜”在读圣经,如果教会不教导信徒戴着正确的教义(也就是整本圣经)“眼镜”去解释经文,信徒一定用他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眼镜”去进行圣经学习,得出的结论甚至会谬以千里。
  3. 多元文化。不但是世界多元的,基督教也是多元的。书中讲到当多宗派联合进行主日学教学时,用哪种要理问答就成了问题。多数的传统要理问答都是在十七世纪以前写成的(主日学运动始于1780年),而大复兴以后的基督教新教已经不仅仅只有改革宗和路德宗教会,还包括了浸信会、弟兄会、贵格会等多个宗派。当他们甄选主日学教材时,具有浓厚改革宗或路德宗教义的海德堡要理问答、威斯敏斯特要理问答均因为婴儿洗礼的问题而被自动忽略了。再加上要理问答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平信徒推动的主日学运动逐渐的倾向于对老师要求不高、教义性不强的圣经故事、道德教育倾斜,以至于教义教导淡出了儿童主日学。

巴克斯特所著《新牧人》一书曾经是传道人必备的教牧书籍。在他的服事中,教义教导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不仅仅在讲台上教导教义,也在探访时教导教义。他和他的助手使用《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每周私下教导十六个家庭,一个世纪之后,当怀特腓(George Whitefield)访问柯德敏斯特时,他写信给一位朋友说﹕“巴克斯特所传讲的教义、所创作的著作和所主张的教规一直到现在还散发着馨香,我因这一发现而受到极大的鼓舞。”(《新牧人》前言)。

Parrett和巴刻参考初期教会教导新信徒的节奏(从初信到受洗有一年到三年的受教时期),建议今日教会回到教会教义教导的根基上,建立信徒跟进和栽培的框架,非常值得一读(再说多了就书透了)。他们也引用经文指出要理问答不仅仅是传统的、不仅仅是合乎圣经的,而且是来自圣经的!问题在于,在今天这个迫不及待的文化里,教会有没有耐心一个主日一个主日、一周一周的教导信徒教义?还是被会众的期望绑架,在应用性课题上转圈?信徒有没有耐心要上完教义课程、接受教理考核才能受洗?事实上,教会领袖常常因为面子、关系、“怕绊倒人”而作出妥协,甚至让本来就内容很浅的初信栽培课程都没上几课的信徒匆忙受洗(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圣礼观的问题,很多信徒甚至同工组长都或多或少的视“受洗”为“大功告成”或某种事工绩效),乃至于教会中充斥了教义不清、信仰糊里糊涂的“基督徒”——也难怪微信微博上“名人信主”的谣言到处“转起来”了。Parrett和巴刻建议教会的教义课程从下面四个层次循序渐进:(1)基督徒的共识(Christian Consensus),包括福音、救赎故事、大公教会信条、主祷文、十诫等;(2)福音派核心信仰(Evangelical Essentials),包括圣经观、基督论、人论、末世论、教会论、敬虔生活等;(3)所属宗派的侧重,包括圣礼观、教会论等;(4)堂会(地方教会)的侧重,包括教会的异象、使命、价值观、成员制度等。

最后除了传统的《海德堡要理问答》和《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之外,推荐两套现代要理问答课程:

  1. 林集章牧师和华恩传媒的儿童要理问答课程,包括幼儿要理问答,可从华恩传媒网站上下载全套材料(中文)和辅助教导材料:http://gdsmedia.org/free-downloads2/children-catechisms/
  2. 提姆·凯勒团队所编写的《新城要理问答》(New City Catechism),可以在iPad上使用,可惜目前只有英文版。http://www.newcitycatechism.com/ 该要理问答可以供家人在家庭崇拜时使用,因为每个问题既有成人版,也有儿童版。Google“新城要理问答”可以找到一些中文视频,由台湾ReformedTV制作。

1 thought on “要理问答:失落的传统”

  1. Ocean Weng说道:
    2014年03月12日 05:20

    中文译名译成什么不好,非得用“轮子”……

    轮子……

Comments are closed.

站点信息

  • 关于/留言
  • 联络我们

归档

近期文章

  • 侬好,张阿姨
  • 起来建造你的关系——读绘本《花园墙》
  • 跟着盲人弟兄姐妹去旅行
  • 别让你箭袋中的利箭成了随时爆炸的火箭
  • 《子女心,父母情——牧养孩子的心》书评
  • 雪夜珍宝——读《我爱吕西安》
  • 我不明白
  • 敲一下
  • 糗事005:零陵路历险记
  • 上去得那地,你足能得胜| 写给即将生产的姐妹们

近期评论

  • Paul Xu 318发表在《跟着盲人弟兄姐妹去旅行》
  • alien发表在《我不明白》
  • 疏少勇发表在《我不明白》
  • Paul Xu发表在《我不明白》
  • Martin发表在《我不明白》
  • P发表在《敲一下》
  • Paul发表在《关于/留言》
  • alien发表在《糗事005:零陵路历险记》
  • 544404@163.com发表在《关于/留言》
  • hippy发表在《关于/留言》

推荐链接

  • Alien外星人(GFW認證)
  • 基督教小小羊园地
  • 大牛:黑暗过后是光明
  • 天国近了
  • 老徐:freerain
© 2023 别闹了!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