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别闹了!

beta is a lifestyle

Menu
  • 城市·天涯
  • 讲章教导
  • 书音影事
  • 闹闹生活
  • 神学与教会
  • 人在浆糊
  • 点滴心得
Menu

全职妈妈的自白

Posted on 2014年01月23日2014年01月25日 by bobo

“Mommy?”

“怎么了,宝贝?”

“I love you, mommy”

“I love you, too。”

“I love you hundred.”

“I love you millions.”

“I love you billions.”

”I love you billions and one.”

几乎每晚我们母子都在极度的表白和爸爸醋意横生粗暴的打断中结束我们一天的生活。除了半天的学校生活外,我们总在一起。虽有时吼他最简单的算术也做错,有时暗讽他在镜子前搔首弄姿许久不肯洗刷投错了胎,有时听够了他怪力乱神的碎碎念耳朵生了厌,但一切到了夜晚道晚安时纵使盈手赠月与我也比不上小崽子的还寝蜜语。我心里只是暗叹,全职妈妈这个职业投资回报率还真不错。

看过福布斯的一份十佳女性职业评选,按收入和满意度排名列榜的职业大约有医师、律师法官、心里咨询师、石油工程师、高层主管之类。粗略看来和高收入行业排名相差无几,性别差异也不大。撇开新兴行业不说,在家妈妈,无论如何是榜上无名的。一无收入分红,二无职业前景,三无舆论支持,四无自我肯定。因此,无论去哪里搜索在家妈妈的文章,十之八九是负面的。而妈妈们即使心存欢喜,乐在其中,被人问起自己干什么的时候,也多半没有底气,成功女性的形象變得前所未有的让你高山仰止。职业妇女真的和无知密不可分?在家妈妈真的就是自毁前程或者嫁入豪门者的专利?我这个无产、无用、无知者就在自家田头说一道二吧。

每个人心中自然有自己的最佳职业排名,能和出于本心所喜好的事业沾上点的边儿的活儿做起来也能累觉不爱。我过去干的活儿差不多就这情形。尤其当时同事关系融洽,虽经历公司合并拆分等起落,但知道自己还有上升空间,也合适当时的活计。可一大事悬而未决,逼我进入新的职业选择。生儿育女这事常压得我心烦意乱,有猎头主管问起这一话题如实告知,人这头就犹豫了。我常佩服地看着不少职场女性拍着胸脯说自己几年内不要孩子,入职不久又大起肚子。当然,她们休完产假照样做得了女汉子,升职加薪样样不差。但我看生儿、育儿是一码事儿,生完了娃往老人手里撂和我所想的南辕北辙。职业道德和美好前程,母亲天性和育儿之苦都是原本放不上心灵天平的东西,但硬在我里面那秆称上掂量了很久。一日祷告向神诉纠结之苦,上帝却似乎突然引我到祂座前,俯身问我带何物来见祂。我想说我做的几个项目,我想历数和我关系超铁的供应商,我想说我在猎头那里还是个香饽饽,但这些我一个都说不出口,因为在神面前这些毫无意义,如同粪土。我像个看清了手里宝贝一瞬变为垃圾的孩子哭了起来,那一刻我做出了选择。

藏宝在地

有人说这是个拼爹拼妈的时代,进口奶粉尿不湿,高价早教皆有市,名校家教机不失,送出国门终成势。我们一面痛斥着资源占有者搅乱市场,让孩子家长个个压力山大,一面竭力成为这些资源的抢夺者,以致谎言、败坏、邪恶、情欲和各种污秽的勾当成了说不出口的秘密。当然,在爱孩子的借口下这些又是如此理所当然。没有一个为孩子拼尽全力的父母不把孩子当成心头宝的,可宝贝只是那个有时天使有时恶魔,有一日远走高飞却不想再回家,背着你赶着学坏,当你的面又极力讨好的孩子时, 我们多半会失望着感叹人艰不拆吧。但这样的孩子却真是上帝赐你的珍宝,他的宝贵远超过他娇嫩洁白的身体,他稚言稚语的纯真,他对你超过他人的亲密连结。他的宝贵在于他灵魂因未出母腹就与神创造的连结,在于他受教的心灵不断吐纳爱与真理的过程,也在于一个母亲因日日观察上帝在基因密码之外对这个新造生命的启示而被救赎的亲历,我因此确知他是我的珍宝。

圣经里有一个关于天国的比喻,说天国好像一件珍宝,藏在地里。一个人遇见了,就变卖所有将这块地买下来。人们对这个比喻的解读带出不同的行为来。圣殿骑士们相信珍宝的意义在于那些圣物里,于是不惜一切要保圣物的周全。富人们相信宝贝的意义在于将来的时日远避炼狱的痛苦,于是将地产财物捐与修院,盼望圣徒们的祈祷救他的灵魂早入极乐之地。我所见的宝贝却是因为耶稣救赎的真理发生在普通的个体身上,不断生发出爱和盼望。大凡为人父母都对孩子有天然的宠爱,他们出生起的细微变化都可以成为父母津津乐道的谈资。但这天然的宠爱可能于我在疲惫的月子中已消弭殆尽,在其后一次次管教失败后变本加厉地转化为厌烦和痛苦。当我曾自问为何要带个生命到世界上给自己找麻烦时,我的口已经无法由衷地叫他一声“宝贝”。但每日不间断的相处迫使一个母亲寻求天然母性之外爱的能力。我每天亲近神的时候,也成了孩子和神之间的祭司,因为我们转向无穷生命之大能时,可能正抱着他,奶着他,哄着他,想着他。因此,孩子在这些与神相交的超自然时刻里感知母亲所认识的上帝。而祂的爱和生命之能力也供养着他。有时我们的眼难以辨别神在自己身上的工作,但生命的改变在朝夕相处的孩子身上却清晰可见。他愿意顺服在真理的教导下,他在管教中始终坚信父母对他的爱,他在群体的学习中存善良的心,在失败的眼泪中仍愿意坚持。耶稣的比喻短而隐晦,但若我们观察这些小小天国子民们,天国的景象就不难构想。 而我这做妈妈的,自然也如同遇见宝贝的人,要变卖了所有去买下这地了。

变卖所有

遇见珍宝的人要变卖所有是这个比喻的另一喻义。近来教育观念逐日转变重拾以家庭教育为核心的观念。表面所见是一批在各处涌现的在家教育或现行教育体制外的学习模式,但其背后的理念之一在于看重家庭在牧养孩子的过程中所传递的神圣性。我非常喜爱并赞同教育专家泰德特里普所倡导的圣经教养观,“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箴言4:23。父母职责的关键在于牧养孩子的心灵。那一个还在吃奶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孩子是否无须这种心灵的牧养呢?我寄居乡间的一大好处是常能去周边的农场探访。牛、羊、马、火鸡多半小规模饲养,因此小鸡破壳、母牛产仔甚至蟒蛇孵蛋都是农场的大事。 农场主们总乐意把社区的孩子们邀请来观察这些新生命的细微变化,喂食打扫都亲历亲为。一个牧羊人不会轻易把产下的羊崽交付他人之手,我们却觉得照顾小儿的吃喝拉撒与己无关。我们自动或无奈地放弃与孩子亲密的时刻,因为他们比不上养家糊口的重要,比不上在事业上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我是个在牧养中常常受挫的妈妈,越长与孩子在一起,犯错的机会就越加增。他们想给你看每一个亲手画的线条,他们把小车开到每个角落以还原所见的城市实景,他们在床上四处打滚想邀你同乐,他们在新事物前哭泣为着你能拉着他们的手一起尝试,他们在失败后沮丧为着你能给他一个拥抱。可我眼里只看见没有意义的线条,杂乱无序的房间,再一次毁掉的作息或者一个胆怯让我丢了脸面的孩子。吼叫、沮丧、自责甚至逃避随之而来,以致我们害怕那些与孩子相处的时刻。若不是在长久中相处中透视行为背后心的动机,我们就一错再错。幸而一个在家妈妈不可避免地犯错,也有更多地机会改正自己,也让孩子在母亲的不断修正中认识神的公义、饶恕和爱。我的孩子无法在其他照顾者中学习这种心灵的功课,因为这是上帝交托父母的神圣职责,值得我放弃几年工作的时间去保有这个珍宝。

以前工作时总会或多或少遇见女超人老板。不管几点都立刻回复邮件,一早的电话会议从不缺席。工作上的力求完美,总让我以为西方的女性已超越了家庭的缠累,成了今日东方女性的偶像。但身在其中发现并不尽然。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据统计,2010 年美国在家妈妈的数量达5百万,其中家中有15岁以下孩子的家庭,妈妈居家的比例达23%。孩子小于5岁,在家妈妈的比例为57%。换而言之,两个妈妈中至少有一个妈妈以照顾学龄前的幼儿为自己的专职。孩子中午放学来接送的都是妈妈,篮里提着小婴儿,手里牵着,极少有人假借祖父母或保姆之手。邻居们的孩子多半5岁后才送去上公立学校,之前都在家教育以身教养。我庆幸自己无需在工作和母职间寻找平衡,这份轻松既非家有闲财,也非环境使然,只因我蒙了这福音的救赎,也盼望藉着殷勤教养引他到主面前。

1 thought on “全职妈妈的自白”

  1. heicuo说道:
    2014年01月26日 14:48

    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一句话:父母不能拿他们自己都不信的东西去强迫或哄骗孩子信,那么,父母信什么是个问题。

    我觉得,博主给我了一个满意的回答。

Comments are closed.

站点信息

  • 关于/留言
  • 联络我们

归档

近期文章

  • 侬好,张阿姨
  • 起来建造你的关系——读绘本《花园墙》
  • 跟着盲人弟兄姐妹去旅行
  • 别让你箭袋中的利箭成了随时爆炸的火箭
  • 《子女心,父母情——牧养孩子的心》书评
  • 雪夜珍宝——读《我爱吕西安》
  • 我不明白
  • 敲一下
  • 糗事005:零陵路历险记
  • 上去得那地,你足能得胜| 写给即将生产的姐妹们

近期评论

  • Paul Xu 318发表在《跟着盲人弟兄姐妹去旅行》
  • alien发表在《我不明白》
  • 疏少勇发表在《我不明白》
  • Paul Xu发表在《我不明白》
  • Martin发表在《我不明白》
  • P发表在《敲一下》
  • Paul发表在《关于/留言》
  • alien发表在《糗事005:零陵路历险记》
  • 544404@163.com发表在《关于/留言》
  • hippy发表在《关于/留言》

推荐链接

  • Alien外星人(GFW認證)
  • 基督教小小羊园地
  • 大牛:黑暗过后是光明
  • 天国近了
  • 老徐:freerain
© 2023 别闹了!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