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别闹了!

beta is a lifestyle

Menu
  • 城市·天涯
  • 讲章教导
  • 书音影事
  • 闹闹生活
  • 神学与教会
  • 人在浆糊
  • 点滴心得
Menu

利比里亚:失败的“福音化非洲”试验

Posted on 2013年12月11日2014年02月22日 by hippy

在搜索感恩节的来历时,我发现非洲的利比里亚(Lyberia)也将感恩节作为公共节日,而且日期是11月的第一个周四(美国是11月的第四个周四)。维基百科说利比里亚是1820年美国人在非洲建立的国家,我依稀想起《美国教会史》一课上曾经讲到过利比里亚,带着好奇我搜索了一些更多的资料。

beforeind                               afterind

     利比里亚国旗:建国前(一说为瑞士十字)                                               利比里亚国旗:建国后

原来在林肯时期就黑人奴隶和他们的去向问题即便在基督徒当中也有不同的观点。反对废奴(注意:反对废奴不等于赞成蓄奴)者认为圣经没有明文反对奴隶制度,主要的论点在于:(1)保罗处于奴隶制度时代,但是他并没有反对奴隶制度,相反他写信请求腓力门释放阿尼西母给他;(2)圣经保护私有财产,而奴隶是主人花钱买来的私人财产,国家没有权利剥夺私人财产。站在这两点之上,而又赞成人人都是神所造、承载神圣的形象的基督徒们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和激进废奴主义者(主张国家废除奴隶制度,忽略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权,给所有的奴隶以自由)不同,温和的废奴主义者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筹款从奴隶主手中买下奴隶并给他们自由(相当于赎买)。但问题在于这些被赎买的奴隶该去哪儿呢?白人们并不希望被解放的奴隶们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政治权利,进而参与公共社会政治,所以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法就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基督徒们带有另一个梦想:让已经接受基督的黑人回到非洲去成为宣教士。

于是带着不同的目的,温和的废奴主义者们成立了“美国殖民协会”(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注意“殖民”二字不带贬义,或许可以翻译为“开拓”),将赎买或释放出来的黑人带回非洲并建立仿效美国政治体制的国家,那就是利比里亚。然而1820年只有528名被赎买获释放的黑人愿意回到非洲——他们自称为Americo-Liberian,而不再是非洲人。我想可能他们已经是第二代乃至第三代的黑人,骨子里对白人文明的认同感要大过非洲文化。美国殖民协会是一个民间团体,然而因为他们的主张介于蓄奴主义者和激进废奴主义者之间而获得了林肯等人的支持。1847年,利比里亚发表了仿效美国独立宣言的《独立宣言》和《宪法》成为独立共和制国家。

华盛顿邮报文章称利比里亚为美国在非洲穷困潦倒的孤儿(impoverished orphan)。此文认为利比里亚实验的失败是因为激进废奴主义者在美国国内政治获得了上风。事实上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是一份相当有风险的宣告,联邦一方并不认同这种激进的做法,甚至有联邦军队(北军)因此打算成建制的做逃兵或发动兵谏。至今仍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份违宪的文件。

站点信息

  • 关于/留言

归档

近期文章

  • 爷爷的“伯乐”:陈向平
  • 從舊鞋開始,成為非洲村民的好鄰舍
  • “爱他们到死”——成都的临终关怀服侍正更新着一座城市的生死观
  • 亲爱的慕溪
  • 像学习活着那样学习死亡
  • 侬好,张阿姨
  • 起来建造你的关系——读绘本《花园墙》
  • 跟着盲人弟兄姐妹去旅行
  • 别让你箭袋中的利箭成了随时爆炸的火箭
  • 《子女心,父母情——牧养孩子的心》书评

近期评论

  • Steve Chen 发表在《关于/留言》
  • JOhn_zh 发表在《关于/留言》
  • wan 发表在《关于/留言》
  • bobo 发表在《关于/留言》
  • JANE LIU 发表在《关于/留言》
  • xiang 发表在《关于/留言》
  • 123 发表在《关于/留言》
  • Paul Xu 318 发表在《跟着盲人弟兄姐妹去旅行》
  • alien 发表在《我不明白》
  • 疏少勇 发表在《我不明白》

推荐链接

  • Alien外星人(GFW認證)
  • MVM
  • wangjianshuo.com
  • 基督教小小羊园地
  • 白板报
  • 老徐:freerain
© 2025 别闹了!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
Menu
  • 城市·天涯
  • 讲章教导
  • 书音影事
  • 闹闹生活
  • 神学与教会
  • 人在浆糊
  • 点滴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