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弟兄姊妹对我为什么总是对某些聚会点不是每个礼拜都擘饼耿耿于怀不能理解,我也早觉得有为此写一篇小文的必要。故此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各位弟兄姊妹的思考。
在摆事实讲道理之前,有几个前提(Assumption)需要预先声明,以免被乱棍打死:
- 圣经是基督的教会行事的依据,当我们决定要怎么做,或者不要怎么做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圣经,而不是教派的传统,更不是本教会的传统。任何人,即使是唐崇荣、于宏杰,观点和教导都可能有错误,当然,也包括我。
- 在历史和地理上,每天擘饼、每个礼拜擘饼,每个月擘饼,甚至一个季度擘一次饼的教会都有,事实上擘饼的频率并没有形成成文的大公教会传统或信条。
- 我并非反对每个月擘饼,也不是强调一定要每个礼拜擘饼,更没有说频率越高越爱主或者越低越不爱主(很多人在看别人的观点的时候喜欢走极端,断章取义的加以引申,所以我要特别声明)。我的论点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个礼拜擘饼更加合乎圣经和初期教会的形态,也是神喜悦的。
主怎么说
好。让我们先来看圣经怎么说。对擘饼的设立记载得最详细的是路加福音22章19节开始:
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这里主告诉我们饼和杯的含义,以及命令以后的基督徒也要这样擘饼来“纪念主”,即擘饼这一圣礼的含义。福音书中没有记载基督所期望的频率。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进一步阐述了擘饼的属灵意义(林前11章):
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Again,这里仍然没有提到频率的问题。从上面两处的经文,我看到的是基督设立擘饼,并非要我们把它作为一种宗教仪式,而是有其实质内容的。饼和杯都有其代表性,而且目的指向一件事:纪念基督,表明基督的死和基督徒的盼望。只要我们过着地上的生活,我们就应当这样纪念主。并且我相信擘饼纪念主是教会中肢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擘饼一个人是做不来的,须有多个肢体在一起,是教会生活的体现。而且不要忘了,去往以马忤斯的路上,两位门徒一直等到擘了饼才认出耶稣来,擘饼在这里有很深刻的圣灵同在的彰显。今天教会里有在这一点上不合神的心意,就是把圣礼当作了仪式,忽略了其丰富的属灵含义,以及当我们按照主的期望这样去做的时候,圣灵在里头的同在。
初期教会怎么做
看完圣经,让我们再去看初期教会的做法。请注意,初期教会的做法虽不是十全十美,但却是最贴近耶稣教导的。因为十二个使徒当时最亲近耶稣,也受到圣灵的工作最大。罗马皇帝入教后,基督教被罗马宗教极大的影响,到天主教时期登峰造极的偏离了神的心意和计划。在教会生活的问题上,我比较倾向于向使徒时代的教会寻找Best Practice。
使徒行传2章42节:
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
可见在教会一建立,擘饼就成为肢体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与信徒的交通、祷告密不可分。擘饼是教会生活的一部分,表明了教会里的弟兄姊妹是靠一个圣灵,彼此相交,享受神的祝福和恩膏。
使徒行传2章46节:
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
这句经文其实很有意思:(1) 天天擘饼,不是在家里就是在会堂里;(2) 擘饼和用饭已经区别开了,可见擘饼已经成为圣礼;(3) 不是仅仅在教会里才有资格擘饼,在家中一些信徒的团契同样可以擘饼。请注意这三点,(1)和(3)都和某些教会的教导和观点有了冲突。擘饼并不是只在教会里,也不是只在礼拜天,更不是会堂的特权。当我们有了聚集和团契的时候,就有资格来擘饼纪念主。
最后,使徒行传20章7节:
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到半夜。
这句经文告诉我们,虽然擘饼很经常、频率也很高,但是每七日的头一日,不但聚会有擘饼,而且这个擘饼往往由比较好的弟兄来带领,如果有使徒就由使徒来带领。英文是“when the disciples came together to break bread”。
总结
根据上面这些经文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徒时期的教会擘饼的频率相当的高,每个主日一定擘饼,在某些教会甚至每天擘饼(因为在其它各地的教会,并没有记录每天擘饼,所以我假设每天擘饼是一个特定的、仅出现在耶路撒冷教会的生活形态,就像财产全部捐献一样,并不是当时教会建立的普遍情况。)
为什么要每个主日都擘饼呢?因为每个主日是教会全体肢体在一起敬拜和纪念主的时刻,而擘饼是主亲自吩咐我们纪念他的方式,擘饼在圣经中也表明了属灵的实质含义和圣灵借此同在的事实。擘饼纪念主,不但是对神话语的顺服,也表明教会作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彼此相交、联络、合一的属灵内涵。换句话说,擘饼作为主日崇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诗歌敬拜、神话语的教导、圣徒之间交通在主日崇拜中不可或缺一样。
为什么这样好的一个教会生活,后来慢慢变成了一个月一次呢?我不得而知。我的怀疑,是在宗教改革中擘饼被矫枉过正了。天主教认为,那两样表记之物经过神甫的祝福,就立刻变成真是主耶稣的血和肉,他们称之为“圣体”,信徒去记念主就称为“领圣体”。改教运动改正了这一点,认为饼和杯只是代表,而不是变成主的血和肉。然而是不是因此就降低了擘饼的频率,我找不到这方面的记载。
那么今天我们国内的很多年轻的教会,没有传统和历史的束缚,是不是可以尽可能的按照主的心意以及初期教会的形态来过教会生活,给擘饼纪念主正确的地位呢?当然可以而且应该如此!当然,在恢复之前,首先要通过信息的宣讲让基督徒们了解和认识擘饼的属灵内涵,并享受神在其中与我们的同在和恩膏。如果盲目的增加擘饼的频率,可能会适得其反。滕近辉在《见证的火炬》一书的序言中说,“权力化,组织统一化与礼仪化,是教会腐化、僵化与外表化的基本原因。”希望基督的众教会,特别是年轻的教会,别过早的染上这些暮气,不思考就接受某些教派或者传统的观点,失去该有的福分。
附:我所想到的不愿意每个礼拜擘饼的回应
A. 初信或者第一次来教会的朋友,以及没有受洗的弟兄姊妹会感觉到很有压力。
我的回应:这的确是一个有理由的考虑,他们可能会坐立不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者因为自己没有受洗而带来群众压力,被迫早早接受洗礼。但是,我要请你考虑,初期教会的初信徒与老信徒的比例更高,他们都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呢?教会是以神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感受为中心来计划和考量的。如果因此可以放弃擘饼,那更可以放弃关于奉献的讲道、关于罪的信息,以及长时间的祷告了。我相信我们若照着神的心意去做,神会为后果负责。
B. 那初期教会还财产共产呢,为什么不效法?
我的回应:财产共产是当时某些教会被圣灵感动的做法,而不是每个地方教会的普遍做法,不然保罗不是宣教士,是共产主义革命家了。推一步说,就算圣经里所有的初期教会都财产共产了,今天我们也做不到。但是每个礼拜擘饼这件事,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C. 做饼太麻烦。
我的回应:准备讲道更麻烦。
D. 这样就要延长聚会时间。
我的回应:可以考虑减少别的时间,比如信息、诗歌。Again,我们只是习惯了一个错误:不把擘饼纪念主看作敬拜的一部分,有时候甚至觉得是个麻烦,又不得不弄。所以才会推三阻四。
后面的问答有待添加,欢迎评论和回应。